Page 53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1期
P. 53
教 改 教 研
《宁夏教育》2022 NO.11
学习兴趣。学生正处于艺术欣赏能力形成的关键 书、行书等多种书体,使陶艺不仅仅是一件实用器
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学生树立正 具,也是一件极具观赏性的独立艺术作品。将书
确的艺术欣赏观念,这对于学生的后续成长是十 法文字刊刻于陶泥器物的外侧面,将多样的图案
分不利的。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 绘画刻于陶泥器物之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
陶艺的理解,可以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升 性。绘画内容可以形式多样,既可以有传统的纹
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加社会责任感。 饰、国画等元素,也可搭配卡通的图案,激发学生
2. 明确陶艺课程的艺术性。陶艺课程要侧重 的创作兴趣。在陶艺创作的过程中加入篆刻艺
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性还是技术性,这需要引起教 术,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篆刻艺术的工艺流程,
师的关注。通常情况下,现代陶艺是针对西方工 还加深了对陶艺的理解。
业化生产日益发展、机械化代替了手工制作的现 2. 用陶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在中学
象而产生的。虽然大工厂生产出来的瓷器比手工 美术教学中开设陶艺课程,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
陶瓷器更为精细、工整,而且价格便宜,但是这种 的美术教学探索的重要体现。陶艺课程在开设过
整齐划一的产品缺少个性和变化,渐渐使人们厌 程中,彻底打破了教与学的束缚。如在《陶泥篆
倦。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 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随心所欲、玩出境界,让
标与教学内容,增强陶艺课程的艺术性,进而为学 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通过揉、团、搓、捏、接
生带来更好的陶艺课程体验。 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在塑造的过程中充分发
3. 明确陶艺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在中学 挥想象,进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陶艺作品,然后在
美术教学中,现代陶艺课程追求新颖,规范性不 不同的作品上进行自由篆刻。绘画作品如果没有
足,很多教师在课程开设过程中缺乏教学目标,这 一定的绘画基础,学生单纯用线条来表现出形状
也就造成美术教师需要自己收集资料,然后结合 会有难度,而泥塑则截然不同,其无拘无束的表现
资料内容为学生进行讲解,缺乏规范性的教学内 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可以用泥巴随心
容使得教学过程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且很多 所欲地塑造出立体的形状,完成心中所想象的图
美术教师并没有深入探究陶瓷艺术,专业知识相 形。在泥塑活动中,学生可以释放天性,体验玩泥
对匮乏,导致美术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法为 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玩乐
学生更好地示范与讲解,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 中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陶艺操作体验。 3. 用陶艺设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陶艺在制
4. 明确陶艺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陶艺 作过程中并不需要占用太多资源,在普通的教室
课程开设过程中,美术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励 中就可以完成,而且教学过程也无需太复杂,越自
学生的创作欲望,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 然、越淳朴也就越接近陶艺制作的本质,让学生在
养,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然后肯定学生的想 自由发挥中陶冶情操、释放压力,真正与陶泥作品
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进 合二为一,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
而激发创作欲望。对于陶艺教学中存在不足的陶 创造性思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买陶泥制作的
艺作品,教师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克 相关设备,例如窑炉、拉胚机与施釉机等,让学生
服和解决困难,让学生在下次课堂中做得更好。 欣赏陶泥作品在经历窑变后发生的神奇变化,进
学生的作品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会激发他们 一步感受到陶艺文化的魅力。如果学校条件有
的学习动力,从而自觉地探索艺术新领域,也将获 限,也可以为学生购买颜料等,让学生给自己的陶
得更加深厚的艺术熏陶。 泥作品进行上色,让学生体会到陶泥创作的快乐。
三、中学美术陶艺课程开设的实施策略 4. 以陶艺活动实现育人的目的。陶艺课程进
1. 与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的融合创新。学 校园,深入开发陶艺教学相关课程,能让学生近距
校将特色的书法艺术与陶艺的制作相结合,创造 离接触陶艺。在陶艺活动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
性地将书法的文字刊刻于瓷器之上。内容可以选 同地区和学生之间的作品进行交流、评价,培养学
取与历史文化有关的诗词,并搭配篆书、隶书、楷 生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同
51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