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宁夏教育》2022年第9期
P. 64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2022 NO.09


                理解,并能够分析其规律,达到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因此,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业质量评价要
                的层级要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呈现的是“实用                          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要深刻理解学业质量
                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                           内涵,精准把握学业质量要求,并在教学中将学业
                和表达”三个角度,与学段要求里的“阅读与鉴                            质量描述作为教育教学的要点对标落实。

                               “
                  “
                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相匹配相呼应。同                               七、宏观认识,评价方式多样化
                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三个角度并不是割裂的三个                               当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质
                点,而是一体的三个方面,从实用性、文学性、理性                          量有了整体宏观的认识后,在课程实施时就要注意
                三个方向去落实。课标在每个学段对上述三个学                            到传统课堂教学要求与《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要求
                习任务群都有着不同层级的要求,教师就要特别注                           的理念与差异,在规划课程、实施教学、教学建议、
                意不能够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任意拔高或者降低,                           评价建议等方面要有宏观建设、整体架构,在具体
                尤其是对没有达到相应年龄的学生的倾听、阅读、                           教学中要与之匹配,尤其是要理解教学建议的要
                观察、获取、感受、分析、思维、态度、习惯、好奇心、                        求,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如何进
                                               “
                求知欲等进行跨界、跨阶式的教学。拓展型学习任                           行整体规划,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如何关注新时代
                务群”呈现的是“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更多的                         的各种变化,当语文教师能够从这四个点进行深度
                指向课程目标里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和总目标的落                            思考的时候,就能够在教学中寻找到与教材相匹配
                实,带有宏观学习的策略。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                           的方法,进一步思考文化的影响、学习任务群的规
                纵向和横向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面,打开了                           划以及语文的实践性,最后就能够在语文教学方式
                学生的视野,形成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视域。                             上达成变革,并提升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统筹安排课内外、校内外,个人与集体、集体与                           与教学建议相匹配的教学要求就是对语文课
                个人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                           程的评价,包含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最
                使用教材的方式方法,就要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细                          终的呈现就是学业水平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节、细节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                          要树立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相关联的意识。在过
                分类、分级、分层,将教学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恰当                          程性评价中,要注意评价的原则,过程性评价意味
                安排,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着评价有持续的发展过程,也有在阶段上的评价
                     六、质量标准,能力评价为总要                              过程,如在某一目标的达成上完成的情况、在课堂
                     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学习成果怎样,                        教学或者学生的作业等方面,但是阶段性评价只
                对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得如何,就要通过学业质量                            是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最终所有的评价都要指
                进行评价。这里的评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                            向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这一评价是义务教育语
                的知识获得情况的考试,而是对学生在“日常生                            文课程的终结性评价。

                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这三类生活学习的                              总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
                情境中,能否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                         以新架构、新理念、新导向作为指导的新标准,对教
                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类语文实践活动落实                           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要求,对学生在接
                到位进行评价,同时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将语文                            受义务教育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进行了全新构建。
                课程核心素养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这种评价                           教师要增强新课标意识,执行好课程标准,要形成
                是全方位的。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教与学相关联的意
                     要深入理解《新课标》对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                        识,要有整合广阔视域的能力,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质量的描述。教师应当明白,学业质量最终要为                            的意义。有了这样的自觉认识,教师才能将传统意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评价提供基本依据。                            义上的教学行为提升到教育行动之中,最终将学生
                在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描述中,《新课标》对学业                           培养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N
                质量的描述基本都是以“能”字为引领,作为质量                           作者简介: 安奇,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大学本科,高
                描述的标准,体现了《新课标》对“正确价值观、必                          级教师。
                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最终评价要求。                                                   【责任编校 品 霓】

                62   NINGXIA EDUCATION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