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宁夏教育》2022年第9期
P. 63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2022 NO.09
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并对课程内容整 到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课程目标对每个学段都
合的方式及课堂教学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探索。第 有不同的要求,且明显地呈现出层级差别,但是在
四,要思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策略,要将教 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并没有把课程目标割裂成碎
学的实施与生活的真实联系到一起,要有意识地 片,而是按照预设的轨迹进行整体推进、整体提
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呈现出来,并探索由生活情 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整体推进的意识,
境导向学习情境的一致性。第五,要思考如何将 有相应的视野范围和相应的操作技巧,两者结合
评价的导向作用与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整体性 就形成了相应的视域。在这样的视域下落实课程
进行把握,深度理解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变 理念,就比较真实,易于操作。
革。如果说传统教学以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方 五、精准把握,明确学习新任务
式,那么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变革的 进入具体教学,教师就要精准把握课程内
意识,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以及整体性,避免用考试 容。《新课标》对课程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确定:
成绩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终结性的评价。 一是语文课程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二是语文课程
这样一来就能够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 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前者主要对语文课程内
课堂教学导向育人功能的课堂教学,避免过度关 容主题加以确定,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注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从生活而来的真实性。 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加以确定,每个
四、视域统筹,阶梯向上看全局 主题都有各自的要求和具体的落脚点,全方位展
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课程目 开主题内容并根据不同主题采用不同的载体进行
标。在这里引入一个带有哲学意味的词汇:视 教学和学习,可以说是在全方位呼应课程理念和
域。用视域来统筹,就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语 课程目标,并将课程目标下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文课程总目标和学段要求统筹起来进行整体把 进行了具体落实。
握,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比较清晰的认知。 还要特别注意,除了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要
统筹整合来看,《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 求,《新课标》同时也对科技、自然、生活以及外国
所提出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 优秀作品做了具体的占比要求。这也意味着,这
造”四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四个方面,而是语文课程 些要求进一步将语文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
整体要求下的一体四面,互相作用、互相提升、互 《新课标》呼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相辅助、互相达成,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课程内容的学习任务
全面提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其作 群。义务教育阶段将学习任务群列入“内容组织
为整体目标进行呈现,因此,语文课程的总目标的 与呈现方式”之中,并表达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九个点不是割裂的九个知识点,而是互相达成的 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这意味着今
九个目标。在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时,要根据 后语文教学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上要指向学习
不同学段的要求,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 任务群的要求,新课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
养。例如,“识字与写字”中课标对第一学段(1-2 整合要求进行了提升,呈现出提质增效的态势。
年级)的要求和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具体要求 因此,教师要对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形成新的理
就有很明确的区别,仅从数据的要求就能很明显 解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由于这是一项新的任
地看出差别。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识字的多少,对 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对学
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在阅读能力的体现上就 习任务群进行准确把握、深入理解。
有明显的差别,阅读能力有差别,鉴赏能力就有相 教师要对“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予以
应的差距,进而,表达和交流也就有着巨大的差 准确理解和把握。“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呈现的是
距。同时,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梳理也会发现,课 “语言文字与梳理”的内容,更多的指向则应该是
标学段要求是一个整体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也 和学段要求里的“识字与写字”相匹配相呼应,四
正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 个学段分别有不同的层级要求,到第四学段(7-9
根据上述内容,教师从课标中能很清晰地看 年级)就能够实现对语言文字及其内涵的认识和
61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