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宁夏教育》2022年第9期
P. 48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2 NO.09


                参与人员(包括教师)等作出明确安排,对活动的                           科实践活动整合。各学科课程在教学中经常会设
                相关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在活动主题方面,不仅                            计一些学科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某
                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纲要》推荐的主题,还要根据                           方面的知识,或有预设地让学生应用学科中的某
                学校、师生和当地资源情况开发活动主题。在活                            项知识或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相对于以生活

                动地点选择方面,不仅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图书                            经验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言,学科实践
                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学生食堂等课程资源,更要                          活动不一定全部从生活中选取主题,往往局限于
                积极开拓校外各类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农林基                            某一学科内容,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答案,不具有
                地等社会课程资源。在时间安排上,要因校而异,                           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开发综合实践活
                在确保开足课时的前提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                            动主题时,可以拓展深化学科实践活动内容,使其
                安排活动时间,也可以每周集中某个时间开展活                            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如数学学科中测量校
                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园面积,如果仅仅学习测量面积的方法,那只是数
                需要学生利用大量课外时间完成活动内容。在指                            学学科的实践活动,但是如果让学生进一步研究、
                导教师安排方面,考虑到活动课程内容、方式、地                           分析,在测量面积的基础上,对校园布局进行合理
                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应实行专任(兼任)教师主                           的设计并推荐给学校,在校园建设中予以改进,就
                导、学校全体人员(包括各类教辅、后勤人员)分组                          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
                共同参与的方式,同时吸纳部分有特长的家长、社                           的目的。三是与校本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
                区人士、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人员兼任综合实践活                            程和校本课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就课程开
                动课程指导教师,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发的主体而言,两者都是学校师生基于学生的意

                     2. 主体性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                       愿兴趣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的自主开发,不
                生生活经验的实践性学习,因此,在实施过程中,                           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基于学生的生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定活动主题                            活实际,具有显著的探究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校本
                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                          课程的内容则相对广泛一些,可以是实践活动,也
                生活、发展需要及资源条件等自主选题或开发课                            可以是非实践性活动。比如以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题,按照优势互补、各尽所能的原则自主组建学习                           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艺术类社团活动,虽然都是校
                小组,也可以个人独立开展课题活动。主题确定                            本课程,但是不具有问题解决的探究实践性特征,
                后,要指导学生制订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规划活                           因此,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果校本课程
                动流程,明确具体活动内容、方式和要求。此时,                           开发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并且具有显著的自主探
                教师不必将学生强行牵引到“预定的轨道”,而应                           究和实践生成等特征,就可以统整为综合实践活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因势利导,鼓励学生                           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对课时、教师

                认真分析,比较新旧问题的价值和可行性,及时调                           统筹安排,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四是与劳动教育
                整活动方案,采取有效研究方式。在此过程中,可                           整合。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在中小学单独
                能达不到方案最初的预期结果,但是学生在经历                            开设,其主要目的是按照“五育”并举的要求培养
                和体验新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情感得到升                            未来所需的人才。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华,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这才是综                           都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
                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根本所在。                                  神。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学校可以统
                     3.整合性策略。在主题内容开发方面,应加强                       筹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地
                与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整合实施。一是与学科问题                            域特点,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活动主题,把劳动教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相同的                            育相关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统筹设
                育人价值取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向学生核心                           计、整合实施,使研究性学习贯穿于劳动过程之
                素养培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                            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劳动
                学科课程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主                            教育的实效性。五是与专题教育和党团队活动整
                题,加深对学科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二是与学                            合。《纲要》要求,把中小学校开展的专题教育和党

                46   NINGXIA EDUCATION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