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宁夏教育》2022年第9期
P. 20
校 园 治 理 《宁夏教育》2022 NO.09
具体的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并与年级部签定目 时长不超标、分层设置不统一,个性选择不固定。
标管理责任书。二是以级部负责制为着眼点,促 4.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
进实施落地。年级部在党支部书记或党总支委员 教之源。学校以 ARE 教学改革为引擎,开展“研-
的直接领导下,对年级部的具体工作全面负责、具 行-思”全流程教研,驱动教师在理念认同、研修推
体实施。 进、实践提升中加速成长。教师在集体研磨 ARE
三、拓展 ARE 教学“深度”,营造高质量育人 学案、教案、课件中,精读教育理论、研读课程标
环境 准、分析教材资源、把握学生学情,通过教学实践
学校是育人的场域,校园治理的价值考量须 进一步回顾教学目标、反思教学效果、重构教学流
回归到对教育本质及学校组织本质属性的认识 程、优化问题设计,“研-行-思”全流程教研让以生
上。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教学实践行动力助
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考量学 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学改革成就感持续激
校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据。银川市第三中学以立德 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教师的加速成长进而转变为
树人为核心,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双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动力。
减”政策,进行教学治理变革,构建教学模式,为高 四、释放“同侪体”建设“温度”,助力学生成长
质量育人营造了良好育人环境。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通过“去中心
1.开展高质量学习。银川市第三中学ARE教 化”的组织架构,搭建学生“同侪体”,进行学生组
学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过程的设计,以学生的学习为 织创新变革,培育学生成长之场域。
圆心,以自主学习、研究学习、拓展学习环节为半 1.“同侪体”文化建设,协同成长。所谓学生“同
径,为学生自主初步学、合作深入学、提升巩固学铺 侪体”是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班
设了科学的学习路径。在教师引导、同伴互助、自 级学生学习能力、个性特征、习惯养成、心理素质、
主研习中,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群组学 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的4-6人的学习及成长
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组织。学校组织开展“同侪体”文化建设,学生确定
2. 激活高质量课堂。课堂是提高育人质量的 “同侪体”名称、设计“同侪体”徽章、制定“同侪
主战场,ARE 教学的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师 体”目标、研究“同侪体”公约,自下而上形成适切的
本”转为“生本”,由“讲堂”变为“学堂”。通过教师 学习团队及行为规则,达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和组织
设计的基于学情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中疑学问 认同。“同侪体”内学生自发选举产生行政组长、学
思、辩论思考、展学反思,在师生交流、生生思辨中 习组长、劳动组长等,课内外的互帮互学、互比互
学生激活思维、构建知识、习得能力。学生从知识 促,构建了新型的生生关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
与技能的习得转向思维的训练提升,从表层信息的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
获取转向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 2.“同侪体”评价激励,共促成长。学校建立
学品质、学生学习效能,构筑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 “同侪体”评价体系,不仅将考评的权利给予教师,
堂,构建了高起点、高技能、高结构的高效课堂。 而且还赋予学生。“同侪体”内部的学生互评、“同
3. 设计高质量作业。“双减”背景下,作业质量 侪体”之间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
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环节。学校ARE教学中 构成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和激励机
的拓学环节为作业减量提质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 制,在“同侪体”内和“同侪体”间形成了和谐有序
径。在拓学环节中,教师设计基础性和拓展性两 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之间、“同侪体”之间的良
大类作业,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巩固和提 性竞争,增强了学生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
升。作业形式、内容、完成时长等全部由备课组教 力,达成了合作中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了良好的
师根据学情集体研究制定。每项作业内容达到 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N
“一直指三符合”,即直指学科核心素养,符合学科 作者简介: 张娜,银川市第三中学,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课程标准、符合当日教学内容、符合本班学生学 【责任编校 品 霓】
情。每一天的作业做到“四个不”,即形式不单一、
18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