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90
教 改 教 研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涟而不妖”熏陶学生的品格,用“自强不息,厚德载 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
物”培育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宽广胸怀,让学生 知识是容易传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精神和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无穷动力,让学生 灵魂的成长却需要呵护和浇灌。教育是春风化
在课堂上感悟广博厚重的人文精神,体验知识学 雨、润物无声、开启心扉、点燃智慧的过程,因此,
习对国家、社会和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个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应该是平等、自由、
意义和价值包涵人的意识与生命的双重发展,包 愉快的。教师要把至真至爱的情怀传递给每个学
涵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人创造自我世界的一切 生;要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尊重并且保护每个学生
发展都在追求价值,价值的核心本质内涵在于实 的独特想法;要善于挖掘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情感
现人的自由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有什 故事,使课堂充满激情,用激情感染学生;还可以
么样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风貌。树立课堂的人文价 设计基于教学内容的悬疑和惊奇故事激发学生的
值,教师的教才有方向,学生的学才有目标。 好奇心,吊起学生的胃口,从而营造“人书合一、师
旅。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形象情境、问
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文思辨。思辨是知识再生 生一体”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
和升华后闪耀的光芒。思辨能力最能直接反映一 悦,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
个人的认识水平。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人,会用 情感共鸣和内心期待。爱心是教育工作的源头活
发展的、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会孤立、 水,没有爱的教育如同一片荒漠,没有绿色,缺乏
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人文化课堂充满理性思 生机。教师应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走进学生的情感
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 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学生进步时,不要
江澎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 吝啬赞美和鼓励;学生受挫时,要及时鼓励和疏
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思辨能力正是 导;学生迷茫时,要给予正确指导。教师的爱心是
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思辨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剖 博大的,它总是能够为学生成长构建起温暖的情
问题、梳理问题、破解问题的过程。法国哲学家亨 感家园。
利·柏格森说:“行动是必需品,思辨是奢侈品。”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成为拥有独立的思想、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是要发现
敏锐的洞察力,而非一个记忆机器、莽夫、幼稚者, 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
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才是真正落实学生的主 每个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有个
体地位。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提出一些 性地发展。塑造人文化课堂教学,归根到底是为
思辨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思考起 学生提供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生活,是通过课堂教
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辨析,开启他们的思辨之 学为学生健康成长照亮前进道路,从根本上让学
生乐学善学。 N
题情境、体验情境、激励情境等,增加问题的开放 参考文献:
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激烈碰 [1]杨九俊.建设新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撞中得到提升。只有基于人文思辨的课堂,才能 [2] 史 献 平. 课 堂 教 学 应 凸 显 人 文 情 怀 [N]. 中 国 教 育
让知识“活化”,让理性丰满。 报,2021-12-31.
课堂教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教育是一场爱与 作者简介:杜殿川,银川市第二中学,大学本科,正高级教
智慧的守望,生命如花,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情 师。张英,银川市第二中学,研究生,一级教师。
【责任编校 梓 涓】
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德国教育家第斯
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
鼓舞、唤醒。”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
88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