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56

“双减”行动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




                                                           何    明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构建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
                    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建构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学习。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核心素养;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3)01-0054-02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融合,是思维                         考,达成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教师
                参与其中。可以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已有知识
                的碰撞、灵感的触发、心灵的启迪、教学相长的学                           要巧妙地引导、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发新旧知识
                习过程。“双减”背景下如何把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数                          的联系,激发知识间类比联想,从而利用相关知识
                学学习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解决思维障碍。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根据教
                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                            学内容选准切入点,瞄准知识的关键点、学生的疑
                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提出                           惑点、思维的启发点有的放矢,提高提问的时效
                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生成、                          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逻辑思
                数学经验的积累、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掌握科学                           维及认知规律,考虑区分度和关联性,由浅入深,

                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提高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                           有序递进,慢慢渗透。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拓
                养。探究式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探                            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式教学中以
                索、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经历实验、观察、                          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连续的问题情境中深入探
                探究、归纳等认知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                           究,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拾级而上,环环相扣,不
                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                           断深入,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相机引导,恰当
                勇于探索、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                             追问,循序渐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激活学生的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意识及创新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教学过程                          精神,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答疑的能力。如在讲
                中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提高教学                            授《认识三角形》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用三根小
                的艺术。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木棒摆三角形进行探究实验,借助导学案精心设
                                                                 计问题串:首先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摆一摆”“画一
                相联系的能诱发兴趣和体验的问题情境,可以借                            画”“做一做”等操作活动,在“做”中感悟和体验;

                助信息技术手段插入微视频、设置游戏活动等,使                           接着引导学生经历动脑“想一想”“议一议”“说一
                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理解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说”等探究活动,在“思”中认识和升华,达成共识,
                     1. 巧设问促思考。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                      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学的心脏。”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助推器,问题的设                               2.抓起点引深入。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知识的
                计要有目标性,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指明方                             生长点、心灵的触发点,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向。教师要围绕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些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新旧知识联系、生活经
                彼此关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串,开展一系列的教                           验和年龄特征等,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在引入新
                学活动。问题的设计要有驱动性、提问的语气要                            课环节可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程序图等引
                有挑战性,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勇气。提问的难                            发学生思考,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
                度要适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试一                            性;在探究新知环节,可以通过综合法,即由“因”到
                试能“够得着”,让学生有尝试的信心,引发学生认                         “果”,由条件逐步推导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分析法,
                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动学生深入思                            即执“果”索“因”,根据要推出的结论,分析必须找

                54   NINGXIA EDUCATION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