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111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感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坚定文化自信。所 所以,应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文本内容上,可以是
以,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应从这三个层面 古诗文的篇章结构、人物塑造、表现手法、情味意
展开。 蕴,也可以是一个细节,抓准触发点,结合学生的
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就本课而言,人 心理情感需求,这样的拓展才有意义,学生的思维
物分析理解是课堂教学生成的主要一环。“你喜欢 能力和语文素养能真正得到培养。
元方吗?为什么?你最欣赏他哪一点?”“在当下, 2. 以生为本,关注学情。新课标关注学生的
你认为还应有哪些表现?”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 发展。因此教学实践中应始终做到以生为本,从
论,学生会对人物分析得具体透彻。问题的设计 学情出发。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征,了解家庭状
合乎学生的心理,契合学生的认知,又与学生的成 况、成长经历、阅读积累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拓
长紧密相关,基于上面的铺垫,学生的理解、分析、 展。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拓展古诗文教学时,
归纳都有闪光之处,学生有一吐为快的愿望,也有 没有充分的学情准备,心中没有学生,没有立足
外,让语文学习成为人生成长最为重要的精神
感同身受的共情。这里既有教师、学生、文本的对 于他们情感上感兴趣、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进
话碰撞,又有学生的学习体会和收获。立足文本, 行拓展。这样的拓展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很难
关注生活,教学就是有本之源。课堂的拓展丰富 实现情感上的交流。拓展成了无本之木,自然不
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生成、发展,在合作、探究、交 能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无法实现师生的教
流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现了审 学相长。
美能力、美好品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过 3. 减少预设,重视生成。课前预设是许多教
程中学生收获了探究知识的快乐和愉悦。 师在课前根据教学进度、班级特点、学生基础、文
三、课后作业拓展,意犹未尽 本特点等方面因素,提前精心设计的拓展环节,
义务教育课程评价中强调:“应准确反映学生 教师不可谓不用心。在教师的步步诱导之下,课
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 堂生成往往皆大欢喜。这样的预设尤其要关注
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
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学生是否真 基本特征,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
正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塑造,课后作业是一个重要 品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检验方法。语文教师要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 的作用。因此学生出现有价值、有创见的新想法
际情况设计质量高、少而精、指向明,综合性、开放 时,教师不应局限于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活动,应
性、探究性强的作业,让语文学习不只在语文课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鼓励支持学生大胆
堂,更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不只在课内,更在课 表达。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古诗文教学的有效
需求。 拓展,教师必须认真执行课程标准,以文本为基
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一课,教师可以这 础,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
样布置课后作业:查找陈太丘、陈元方资料,看看 注家庭、学校、社会,立足课本,跳出课本,立足学
他们有哪些特点,谈谈看法。这样的作业设计,引 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彰显语文学科以文化人的育
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整本书的阅读,提高学生 人导向,感悟古诗文的魅力,滋养学子的精神,坚
的思辨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定文化自信。 N
课前预习、课堂拓展、作业延伸,由点到线,以 参考文献:
点带面,既立足于课堂,又不拘于课堂,让学生体 [1]孙冬香,胡奎平. 互助性阅读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J]. 阅
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学生开启了一 读教学与研究,2012(8) .
扇通往灿烂文化园地的大门。当然,古诗文教学 作者简介:郭东俊,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在职研究生,高
中要避免这样几个误区,才能有效地拓展。 级教师。
1. 立足文本,拓展内容。古诗文的扩展延伸, 【责任编校 品 霓】
首先要执行课程标准,立足文本。教材就是例子,
NINGXIA EDUCATION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