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宁夏教育》2022年第4期
P. 72

创 新 素 养          《宁夏教育》2022 NO.04


                工搬运和机械搬运工作时间相同,也可以很明显                            丰富多样的课外主题创意活动能很好地达成目的。
                地发现在相同时间内机械搬运的量要大于人工搬                                教育回归本质就是要延续和发展文明,利用
                运的量,相同时间内机械做的功远远大于人工搬                            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为生产生活实践服
                运做的功,进而对做功快慢有直接体验,从而引入                           务,解决现实问题。如生鸡蛋易碎这是生活常识,

               “功率”的概念。这里对“做功一样所用时间不一                            将鸡蛋从高处抛下,如何保证它不碎,这个问题可
                样”以及“所用时间一样做功不一样”两种简单情                           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所以,可以专
                况进行了分析探究,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结论。那                            门以解决这个问题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鸡蛋撞
                如何比较做功和时间都不一样时做功的快慢,这                            地球”的课外创意活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
                时就可以将整个过程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材料,通过动手实践,设计保护装置,保证生鸡蛋
                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将物体运动快                            从高空坠下不会摔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深入
                慢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讨                            研究鸡蛋破碎的原理,发现鸡蛋破碎是因为鸡蛋
                论解决问题时思维是开放的、方法是多样的,在此                           与地面撞击时的相互作用,进而动脑动手,完成活
                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这样一个自主探                            动要求。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物理学科中力的作用
                究学习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                            是相互的、能量转化、降低物体速度等知识点,学
                探究欲,而且既养成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性和自觉                            生经过反复实践,应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去选择解
                性,也提升了协同探索的合作意识。同时,学生的                           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培养了
                思维也进行了互补完善,增强了“由点到面”探究                           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创造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更加
                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了“以面盖点”获取知识的                           得心应手。又如,开展“承重桥”创意活动,要求学

                途径,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育。                            生个人或团队利用废旧纸张、胶水等设计搭建纸
                     3. 丰富和拓宽学生知识应用的方法和形式。                       桥,最后从设计外观、承重能力等方面进行评比。
                在传统的知识巩固和应用过程中,一般都是给定                            在这些丰富多彩、创意无限的课外活动中,学生既
                某个情景的整个过程,学生围绕问题、运用知识进                           有普通创新,也会有高水平的创新,但总的来看,
                行分步解析,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这容易束缚学生                           学生问题导向意识很强,思维灵活,设计动手过程
                的逻辑思维能力,抑制和弱化了他们的想象力和                            反复进行,趋于流畅,创新人格得到培育,师生情
                创造力。所以,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应该提倡开放                           感得到愉悦,学生意志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得到发
                性的理念,兼顾发散、逆向、求异、批判等要素,把                          展,创新技能得到提升,对创新素养教育进行了很
                全面、多维贯穿始终,将知识由“落脚点”变为“出                          好的补充、滋养和渗透,同时也营造了校园创新文
                发点”,从而突破物理学科创新素养的培育点。课                           化和氛围。
                堂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既能很好地提升学                                三、借助“互联网+教育”做好创新素养教育的

                生的兴趣,促进大脑高效运转,激发课堂的活跃程                           校外延伸
                度,又能促进他们整体逻辑思维提升,克服惯性思                               创新素养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共同推动了
                维、封闭思维、僵化思维的阻碍,从已有知识中寻                           当下的教育改革,利用创新素养教育的持续习得
                找出新关系、新答案,将课堂教学设计逐步贴近创                           属性和“互联网+教育”的互联属性完成学生自身
                新活动的源泉和核心,激发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灵                           成长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
                活性、独创性、非拟性等潜在特点。                                 促进创新素养教育落地生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
                     二、抓好学生课外活动对创新素养教育的                          实践中的首要任务。
                渗透                                                   教师要鼓励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前预
                     创新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基本                         习,并做好方法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去搜
                价值取向和实践遵循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初                            集素材。如在指导学生预习《现代顺风耳——电
                心和归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播、潜                            话》时,学生要收集电话的发展历程、电话的工作
                质激发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模拟信号的特点、数字
                和创新思维,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信号的特点等知识,畅想电话的发展潮流和趋

                70   NINGXIA EDUCATION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