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4期
P. 71
创 新 素 养
《宁夏教育》2022 NO.04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实践探索
李彦兵
摘要: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归纳得出结论,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
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作者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尝试,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育理念,以及如何通过物理
教学、课外活动、互联网等多个途径,提高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素养;物理学科;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4-0069-02
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物理到生活、从生活到物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
理的认识过程,强调让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探究 点。引导学生用类比思想分析杠杆作用效果也一
实践,重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创新素养 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除了力的大小,应该还有方
教育内涵丰富深刻,其实践价值和现实成就是目 向和作用点,将方向和作用点具体为用数字量化
前教育理念和课堂改革的迫切需求,它对学校教 的物理量就是力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启
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发和引导下,通过对已掌握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
一、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素养教育 掘和迁移应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
课堂教学是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 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找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理
要将创新素养教育的内涵贯穿始终,兼顾素养的 清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并循序渐进完美地处
五个属性(复合属性、习得属性、內隐属性、应用属 理问题。
性、持续属性),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主动创新、实 2. 体验包容开放、合作探究、和谐互助的课堂
践应用,必须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牢牢体现学生 教学模式。创新的学理本质是以质疑和发现问题
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教学要做 为起点,本质是否定和超越,因而以学生为主体的
到以下几点: “开而不散、放而不乱、合而共究、探而共明、和而
1. 教师要坚持“教育就是唤醒”。如果学生在 共谐、助而互进”,充满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成长过程中过多地他律干扰,让他们形成了定向 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
思维模式,就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所 教师要明确主线、抓住要点、指明方向,时刻保持
以,教育教学要在“唤醒”学生思维上下功夫,教学 思维紧张,对不可预见的情形作出准确反应,对整
重点应该在启发学生“发现”上下功夫,而不是知 节课要有行之有效的调控技巧和技能。如物理八
识的“复制粘贴”。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 年级下册《功率》一课设计中,围绕“功率”物理意
教学,借鉴、改进和开发以启发为核心的诱思探究 义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的生活情
教学模式,并逐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境创设,让学生对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知识有所
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 理解、掌握和应用。然后以建筑工地场景为例,要
力,进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求将建筑材料搬往高处,给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
如物理八年级下册《杠杆》一课教学中,直接 运 1 小时的搬运量,建筑材料的总量,学生以 4 人
给出了杠杆相关的名词解释,但学生对“动力臂” 为小组自建承包队,进行角色分工,通过简单计
和“阻力臂”的概念理解起来很困难,那教师该如 算、合作探究讨论,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学生完
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力臂的含义呢?杠杆是最 全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行解决,并
简单的机械之一,它是这样定义的:一根硬棒,在 作出解释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总量一
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 样、搬运高度一样,那么做功多少是一样的,但机
杆。很显然,杠杆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效果有关, 械所用时间要比人工所用时间要少得多;如果人
6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