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4期
P. 47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2 NO.04

               联、再构建的过程。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                           课程理念指引下,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
               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能很好地与个人的认识、思想、                          方式呈现多样化,教学活动情境化的发展趋势使
               情感、态度、心理和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关联,                          合作学习成为常态,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甚
               未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中,仅仅停留                           至创新意识都得到提高。但是在相当一部分课堂

               于知识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并未真正形                           教学中,质疑、批判、评价的活动质量不高,有的甚
               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缺乏个性化的联想和新                           至缺失此类活动,学生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认识
               的知识结构体系,正如人们食用了很多食物,并没                          有待提高。有的课堂中,学生能参与不同形式的
               有把食物的营养成分完全吸收,转化为运动的能                           活动与体验,但并未上升到理性精神的培养,甚至
               量一样。                                            有的课堂盲目探究,或者探究的目的性不强,学生
                   3. 教学存在浅表化现象,知识学习深度不够。                      并没有考虑所学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地位和意
               由于多种原因,部分课堂仍然存在孤立地学习知                           义、用途和局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并未完全形
               识点、让学生机械记忆大量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活                           成,自觉和理性的精神培养有待加强。
               动,未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开展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质疑、探究、归纳、演绎、情境体验等学习活动,导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到课本知识
               致教学浅表化。学生对知识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                           是教材,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也具备教材的因
               属性区别分辨能力弱,不能通过除去知识的非本                           素。教学目标既要有具体、清晰的学科知识,又要
               质属性的干扰把握知识本质,在学习的过程中,未                          具备导向性的育人价值,将教材与学生成长特性
               对知识的本质进行深度理解和探析,学生对知识                           相融合,设计出教材知识与学生需求能够嵌套、有

               深度加工的意识和能力未得到真正提高,学生对                           增值的教学内容,实现多环节的转换:从教到学是
               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能力较弱。                            第一次信息转换,本环节的信息指的是教材的知
                   4.学习活动未进入真实生活,知识迁移和应用                       识,学生储备的知识和原有认知特点;从学到学会
               能力比较弱。本质和变式是对知识的内化,而迁                           是第二次信息转换,是对学科单元知识或模块知
               移和应用是对知识学习结果的外化。由于主客观                           识的掌握与方法的使用;从学会到会学是第三次
               原因,目前教学普遍存在对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信息转换,在掌握学科知识与具备学科素养的基
               的培养途径和过程缺失。从客观上看,教学活动                           础上,提炼学科思维方法,上升到个人的价值取向
               中呈现了联系实际生活的环节,学生通过自身的                           以及社会性的认同感。
               经验或者想象简单地讨论或分享,即使部分条件                               1. 指向深度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活动与体验
               好的学校配置VR教室也由于资源有限,不能完全                          性。活动与体验,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根本特征。
               满足各学科、各种知识的真实体验,导致学生对知                          强调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从学生学习的行为、思

               识在真实生活中具体应用不能完全理解和认识。                           维、情感、体验等方面来判定教学方案中设计的活
               从主观上看,由于各种原因,教师本身对所教学科                          动是否发生了,尤其是思维活动。具体来说,是信
               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不是十分理解。不可否                           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方式获取,通过大
               认,虽然通过大学专业学习、工作经验积累,大部                          脑不同功能的神经束传递到对应额叶皮层进行信
               分教师能建立起对所教学科比较完整的知识体                            息处理。体验指学生作为个体参与教学活动时的
               系,但是教师缺乏社会体验,很少参与真实生产活                          内在体验,既包含学生对所学学科内容的感知和
               动;虽然掌握不同知识的原理,但是缺乏对知识在                          理解,也包含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情感反应与价值
               真实生产场景具体应用的认知,这也是情理之中                           判断。学生的学习是通过积极主动、目标明确的
               的事情。基于上述的主客观原因,课堂教学中,迁                          活动去感受、理解,最终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和认
               移和应用环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识成果。活动与体验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方
               创新意识并未得到很好的提高。                                  案中要呈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活动计划及方
                   5.学生理性精神未得到充分培养,正确的价值                       案,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观未完全形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新                           位,考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情感需求与学科素养

                                                                                                          45
                                                                                       NINGXIA EDUCATION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