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30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流机制,成立了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特别是在当前                          范引领的标杆学校。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                               三、实施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活带来严重的挑战和考验,对外合作与交流受到                               按照教育部有关部署和要求,总结我区近年
                一定程度冲击影响的情况下,《意见》充分表明了                          来中小学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的经验和成果,同时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快和扩大教育对                           借鉴兄弟省区工作经验,基地建设重点从以下六
                外开放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伴随着我国教                           个方面入手。
                育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我区陆续有 22 所中小学校                            (一)扩大对外交流渠道和平台
                成为教育部“中美千校携手”“中英中法伙伴学校”                             我区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应首先瞄
               “中日韩千校携手”项目学校,100多所学校组织开                         准方向,在扩大交流渠道和平台建设方面要有所
                展了中外师生友好互访项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                           突破。各基地建设学校应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我国
                成效,交流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来看,我区                          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大局中,按照国家
                中小学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渠道平台仍然不多、内                           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工作要求,结合
                容形式较简单、缺乏品牌项目引领,与新时代扩大                          自治区对外开放重点区域和地区,加强与“丝绸之
                和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                           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师生的往来和交流,积极
                设我区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既是在当前形                           争取、申报和承担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下的
                势下加快我区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也是                          各类师生交流项目,自治区国际友诚青少年交流
                推进中小学深化中外师生友好交流,集中资源优                           项目,教育厅“中小学中外师生友好交流计划”,自
                势,做好典型引领、打造品牌项目、促进中外交流的                         治区党委统战部、团委、文化旅游等部门中外人文

                有效载体。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学校应                           交流项目,进一步优化我区中小学师生中外人文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深化教育改革、提                         交流工作格局,扩大交流规模,搭建更多平台,形
                高新时代青少年核心素质的高度,大力开展基地                           成宽领域、多层次、更加主动的中外人文交流新局
                建设,力争在建设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面。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加
                    二、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目标和任务                            强对外联系和合作,建立更多的中外姊妹学校关
                    我区中小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是一项以                         系,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渠道和平台。
                点带面、深化和扩大基础教育对外合作交流的示                               (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试点
                范性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树立
                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推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目前,国内许多地区教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小学开展中外人文交                           部门和学校已经系统性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
                流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更加丰富的爱                           育,并建立了课程体系,我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                          还未系统规划和实施。“十四五”期间,我区教育行
                密切中外师生交流往来,打造中外人文交流平台,                          政部门应在实施中小学核心素养教育和教育综合
                建设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具体来说就是要通                           评价改革过程中,探索在基地建设学校开设国际
                过基地建设,一是要在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家国情                          理解教育课程试点工作,建设一支国际理解教育
                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上下功夫,充分发挥                          教师队伍,有效统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
                中外人文交流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我区基础教                           等课程,注重学科渗透,坚持将学科渗透作为国际
                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要在促进世界青少年相互                           理解教育主渠道,充分挖掘、科学整合现有学科课
                理解、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热爱和平、共同进步上                         程和教材中能够作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
                下功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牢根基。三是                           容,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合
                要在“请进来”“走出去”上下功夫,在开展线上线                         理确定不同学段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目标,突出
                下活动过程中互鉴互学,增强师生对世界多元文                           课程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注重不
                化的认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将基                          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
                地建设学校打造成为促进对外宣传、对外交流、示                          践,拓宽教育内容。

                28   NINGXIA EDUCATION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