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25

本 期 话 题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星”在银河中穿梭起伏的生动形象;《上去高山望                           斗必胜的信念。
               平川》中从小字一组的 D 到小字二组的 G,11 度的                          4. 风格的多样美。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主
               超远跨度唱出了西北腔之高亢辽阔;《鼓浪屿之                            张应具有四副耳朵:听古典音乐的;听现代音乐
               波》里小跨度的模进和音符的环环相扣,就像一朵                           的;听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的;听流行音乐的。多

               朵细小的浪花慢慢在大海里汇聚;《冬猎》引子部                           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就是不给聆听音乐设置边
               分不断重复的前十六后八节奏,速度越来越快,力                           界,用更包容和更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种音乐类
               度越来越强,给人以紧张感,将狩猎前令人窒息的                           型,当你的耳朵越来越“包容”,你会发现自己的审
               气氛刻画的栩栩如生。                                       美能力也会日益精进。如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
                   2.速度和力度的对比、变化美。速度与力度可                        旋律取材于苗族飞歌的音调,飞歌是苗族歌曲的
               以算是音乐作品中的“调味剂”,不同的作品也必                           代表,是苗族人民各种生活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部
               然有不同的速度和力度要求,如果用同一个速度                            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音调也独具特点,常用535
               和力度去演奏不同作品,必会索然无味,寡淡无                            的组合和带有降 E 音的旋律。这首作品使用西洋
               趣。在小型作品中,速度和力度也许是单一的,但                           乐器中最富表现力的小提琴来演奏,西洋乐器和
               在大型作品中,这二者的表现通常是复杂化的,为                           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完美融合,在创作当时无疑是
               更准确地表达作品,常常形成对比和变化。如《培                           一次别出心裁的尝试。踢踏舞剧《大河之舞》是爱
               尔·金特》组曲第一乐章“朝景”中主题旋律不断模                          尔兰民族发展的缩影,是爱尔兰民族舞蹈与当代
               进重复,像刚升起的太阳,宁静祥和,随着器乐层                           审美的有机结合,整部作品开放且融合,不仅展现
               次的加厚,音量不断增强,终于冲破黑暗,走向光                           了爱尔兰音乐的独特色彩,也融合展示出弗朗明

               明;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主题一和主题二在速                           戈舞曲、美洲爵士乐、俄罗斯音乐和中国民乐的
               度上,从慢速的幽静柔美到快速的热闹欢腾,生动                           魅力。
               展现出瑶族人民独舞的深情含蓄和群舞的酣畅                                 二、丰富审美情感
               淋漓。                                                  中国著名作曲家黄自说过:“音乐只可引我们
                   3.音色的融合美,和声的色彩美。音色分人声                        入悲,而不能告诉我们悲。”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
               音色和乐器音色,每一种音色都有其独特的效果,                           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是聆听者与作品之间建立
               不同音色间互相结合又会产生更多音色与表现效                            情感交流的媒介,它可以跨越时空面对纯粹的自
               果,不仅可以发挥人声或乐器的独有特点,还可以                           己与音乐间建立联系。小学低年段的学生由于音
               创造出更多可能性,使音乐效果更加多姿多彩。                            乐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
               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片段                            涵感受相对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素质逐渐
               中,用小提琴柔美婉转的音色来表现祝英台的女                            提升,音乐情感逐渐丰富,学生们认同感会上升,

               性形象,用大提琴沉稳、悠长的音色来表现梁山伯                           与音乐作品间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
               的男性形象,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把梁祝                              低年段的学生听到《大象》《跳圆舞曲的小猫》
               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彼                           这样的作品,会表现出对小动物的极大兴趣;听到
               得与狼》用七个乐器表现七个角色,灵动的长笛音                          《我爱北京天安门》会情不自禁地抒发对祖国母亲
               色代表小鸟,三只圆号演奏出的音乐有点阴森恐                            的热爱;听到《糖果仙子舞曲》《猫和老鼠》,会对童
               怖,刻画出狼的凶残,浑厚的大管描写了老爷爷慢                           话故事和动画形象赞不绝口。高年段的学生听到
               吞吞又唠唠叨叨的形象。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音                           《森林狂想曲》,不仅赞叹作品中收录的100多种自
               高组织形态,是音乐的纵向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中                           然界声音和艺术作品的完美融合,而且更希望能
               的和声更直观体验在多声部的歌曲或节奏教学                             永远留住这些大自然的馈赠,激发起内心对保护
               中。如歌曲《保卫黄河》多声部的旋律轮唱,形成                           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甘洒热血写春秋》中
               此起彼伏之势,象征着抗战运动蓬勃而又广泛地                            听到智取威虎山的豪言壮志,在《西湖美》中听到
               开展,加入“龙格龙格龙”的衬词后,表现了轰轰烈                          优美婉转的越剧曲调,也会在内心深处种下一颗
               烈的抗战场面以及中国人打败侵略者的决心和战                            戏曲艺术的种子,产生去传承这项艺术的使命感。

                                                                                                          23
                                                                                        NINGXIA EDUCATION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