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24
本 期 话 题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以美润心 向美而行
——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刘舒婷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音乐学科课程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文
章从培养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四个方面阐述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1-0022-03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 审美能力最基本的因素。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
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美育有“以情 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会运用听觉、视觉感知和分
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学校是实 辨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风格等音乐
施美育的主阵地,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 要素,想要体会音乐基本要素中蕴含着的美,离不
曲、影视等艺术课程表现手段和传播方式虽然不 开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熟练运用。和而不
尽相同,但却都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审 同,美美与共,音乐作品中的美体现在各个角度和
美,会伴随人的一生,人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 层次中,旋律和节奏的流动美,速度、力度不断变
来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实践。作为美育主渠道 化的美,音色的融合美、和声的色彩美、风格的多
的艺术课程应该承担起美育的主体责任,让美育 样美,这些美又交融在了一部部音乐作品中。
生根发芽、落地开花。实施美育过程中,作为教 1.节奏和旋律的流动美。人们常说,节奏是音
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以 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可以使旋律
及基本理念就是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 具有鲜明的个性,增强乐曲的表现力,节奏和旋律
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积累审美经验。 相互融合,支撑起音乐的律动,赋予音乐作品别样
一、培养审美感知 的活力。如《我爱银河》中八度、六度、四度跳进的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知觉也是音乐 连续、有序出现,似乎表现出了歌曲中那颗“小星
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教育中也不是缺少美,而是 持之以恒地开展美育,就一定能够实现“纯洁道德、
缺少自觉地进行美育。我们将美育的教育目标最 丰富精神”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N
“
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活动,就是在创造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 [1]陶西平.创造美的教育——谈加强学校美育的问题[J].中
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国德育,2013(2) .
“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 [2]刘明. 打破三个“中心”,提高艺术教育实效[J]. 教育与教
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 学研究,2009(9) .
作者简介: 吴广德,泾源县教研室,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机会。”这为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可遵
【责任编校 辛 竹】
循的原则。学校以体验性、实践性、生成性为基础,
2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