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2期
P. 22
本 期 话 题 《宁夏教育》2022 NO.01-02
实实在在体验美 久久为功培育美
吴广德
摘要:美育是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可以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
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做好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努力,增强美育体验与实践,唤醒、激发、
涵养美感,才能使美育落地见效。
关键词:学校美育;以美育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1-0020-02
美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其地 中,充满幻想美的数学典故,奇趣无穷的解题思
位已被党和国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育的 路,需要学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的运算法则都
核心是美感教育,学校应充分认识美育内涵、拓展 可以让学生感受美,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美。在
美育外延,实现美育与多学科融合,注重美育的体 数学学习中,可以从数学问题解决中体验美育。
验、实践与渗透,开展学科课程、综合实践为基础 如学习掌握一个数学问题后,让学生把数学问题
的美育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美育示范者、传播者 画一幅图画,或者遇到一个数学问题,先用画图的
作用,真正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艺术美、自然 方式去思考,这样就能让学生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美、社会美、心灵美、行为美等。 把数学变成美学,让数学的抽象问题变得直观可
一、课程影响唤醒美 视,数学语言成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英语学科
新时代赋予“五育”并举新的内涵,培养德智 的视野美、物理学科的创新美、历史学科的时代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 美、地理学科的环境美,都能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
该体现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校园学习生活 美育力量。思政课程更是将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
的各个环节。在学校,教师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 融为一体,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的统一,具有浓厚
各学科课程都蕴含着美育资源。课堂教学、课外 的思想美、人文美、实践美。信息技术课程也为美
活动、学生在校的时时刻刻都能很好地实施美 育提供了无限可能性。VR∕AR 已经融入课堂教
育。在学科教学中挖掘美育因素进行适时而贴切 学,让学生在立体感知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
的渗透,是每个教师每个学科育人目标的体现,学 全新的画面和音视频冲击。面向人工智能的神
科美育是隐性的、间接的、浸润式的。国家课程既 奇,教师和学生组成跨年龄学习共同体,主动走进
有学科目标,也有德育目标,更有美育元素,美育 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带
元素与学科课程如影随形,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将 来的变化,掌握并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在
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教育方为完美。 教师的指引下,会得到大数据、互联网等人工智能
语文学科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有 1.3 的滋养,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和变革美。
万节课。学生有大量语言文字实践的时间和机 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蕴含着美育元素,美
会,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一 育无处不在,而对于提升美感素质而言,艺术课程
定会感受到一篇篇文章的布局谋篇美、体会到语 更具外显性、丰富性和集中性。艺术课程作为美
言文字的传神美、感悟到字里行间的意蕴美、领悟 育最重要的载体,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
到作者的立意美。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和教材的 影视、书法、篆刻、陶艺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
美感,语文教学则能事半功倍,势如破竹,不仅能 学生生活、情感、认知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可以
达到语文教育的目标,还能实现语文教育立德树 帮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
人、使人快乐、丰富素养等时代命题。数学学科 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20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