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宁夏教育》2022年第5期
P. 16
专 题 报 道 《宁夏教育》2022 NO.05
立足本土实际 研发家乡课程
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 黄 莉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 物理、医学、历史等知识介入;研究人与物建立了
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着力实现的目标。2021年6月, 怎样的联系,需要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多种思
“双减”与“课后延时服务”成为义务教育学校治理 想介入。小小一堂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内涵
的主题。如何使这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 丰富,思维开阔,是任何单学科教学所不能达到
程创造性落地,是学校考虑的重点。 的。这就需要学校综合实践性课程富有文化含量
2021 年 7 月 16 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福 和思维含量,需要学校延时服务有内容、有创意、
建福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辞中讲道:“努力 有目的,体现新时代中国教育精神,全方位渗透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 “五育”,发展感知力、协作力、思维力、审美力、创
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句话给 造力、表达力,整体提升儿童综合素养。
了我们启发,由此产生了灵感:激活宁夏大地上的 二、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全人教育
物产、遗产,为宁夏孩子研发亲近家乡山水的素养 “大概念”驱动“问思辨”是儿童通识素养大课
大课。这是一种怎样的课程呢?这项课程的研发 的思维主线。课程设计以“学-问-思-辨-行”作为
与实施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教学模型。其理论依据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先秦时
一、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五育”并举 代,《礼记·中庸》的经典教导“博学之,审问之,慎
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首先直面“双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
减”,追求在量上减负、在质上提升。在互联网时 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代,学科边界被综合实践性学习打破,研发一门基 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
于家乡风物的课程,其中包含的学科知识、学科表 弗笃,弗措也”。这是今天的教育带领下一代共同
达形式是多样的。如,认识这个物是什么,需要运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最理性的思想理论。
用科学探究方式,有自然科学、地理、生物等多种 第一期,我们开发的课程主题是“问辨山河
原理介入;研究这个物对人有什么功用,需要基础 川”。以前,很多人给地处西北的宁夏贴上了贫穷
念,充分掌握国内前沿教育动态,最大限度地利用 的方式渗透经验并开展富有乐趣的继续学习,关
各种资源,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全校联动,强化 注点从形式走向本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
教科研意识,人人参与,人人教研,人人有收获,激 思与实践相结合,生动有趣的教研行动提升了教
活了思维,打开教研工作新局面,有效促进教师专 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这也是学校开展主
业发展,提升校本教研水平。(2)教师间的合作、互 题教研活动之所愿。
助、交流、探究、对话、创新,促进教师角色向研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和研
型学者转变,有效提升了教研活动质量,推动学校 究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只有二者有机结
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将不断探索
校本主题教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新途径,在发展中谋创新,在
有效平台,教师们在主题教研过程中,通过相互支 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素养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
持、交流分享,在贡献自己智慧和经验的同时有了 宽广。 N
新的收获,专业得到提升发展。全体教师以创新 【责任编校 若 水】
14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