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65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2022 NO.10
3.“旧”的问题。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大 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探究、
多数教师就课本内容讲解课本内容,对中华优秀 分享、提升,解决学习过程中“散”的问题。小组合作
传统文化的拓展不够,造成“中国元素”的缺失,易 学习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习俗活动,如清
“
引发青少年追捧一些外国节日,如“平安夜”“圣诞 明节青团和端午节粽子的制作,牛郎织女”嫦娥奔
“
节”等,反而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 月”“愚公移山”“西游记”等民间传说故事表演等。
不知道如何用英语简单地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 在学生参演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化。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 你们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故
中原本可以深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却 事对我们有何启示?活动结束后,教师邀请各小组
以提问、对话等常规的教学方式处理,造成了教师 进行分享,本组组员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补充,教师适
文化渗透的方式不够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 时进行评价。相信在这样身临其境的合作场景中,
道少。 学生的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三、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3.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课,倡导实践学
策略 习,解决文化学习“旧”的问题。新课标明确要求,课
1. 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教材内容的 程设计要注重活动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实践学
结合点,倡导深度学习,解决“浅”的问题。深度学 习,即动手操作或者亲身参与体验,就是让学生走出
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深度 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的学习体验。在情境中习
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还需要教师通 得,在实践中体验,提升文化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
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链接 自豪感,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如在人教版
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情景、选择 九年级Unit 2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时,教师
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等进行积极引导。找准中华 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指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引导学 及嫦娥奔月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
生通过深度学习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如上文 动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此,我设计了
s
中提到的有关姓名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 “Let’ make moon cakes”活动,以及“举家赏月”活
阅关于中国人姓名文化的资料。《道德经》讲过: 动。在参与制作月饼的过程中,学生切身体会到月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古代,为了区 饼的形状所隐含的寓意,以及赏月活动让家人团聚,
分一个族群的一个人,就有了姓名,姓加名,成了 享受亲子陪伴的美好时光。
一个人独特的标志。再者,中国有百家姓,而且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
古代尊崇儒家文化,名字一般会比较儒雅,还会讲 优秀传统文化是英语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积
究平仄的组合,讲究家谱和辈分的排名。中国的 极探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姓名文化还具有时代感,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涌 的教学策略,同时依托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
现出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名字,如爱国、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
国、国庆等。教师如果将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
挖掘出来,英语课堂会更加丰富有趣,这样的课堂 代的文化传承者。【文章系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
富有文化之美,深受学生喜爱。 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2.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群,倡导合作学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
习,解决文化学习“散”的问题。合作学习是指学生 编号:YJK21-069。】 N
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 参考文献:
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现行教材不仅要考虑学 王蔷,孙万磊. 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
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征,还要考虑他们的学习基 的意义与价值[J].外语教学,2022(4) .
础、学习习惯等。因此,教师要探索二次开发教材, 作者简介: 王春叶,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大学本科,一级
整合语言学习素材,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以餐 教师。
桌礼仪、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中国传统文学、音乐等 【责任编校 梓 涓】
63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