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57
教 改 教 研
《宁夏教育》2022 NO.10
的是文学问题,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需理清作者 与地球生存的终极问题,这也是六年级孩子非常
的写作思路,因此需要深度阅读,即研究性阅读。 感兴趣的问题。怎样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启一场深
作者为了说明“宇宙生命之谜”,先提出了一个问 度探究呢?
题:地球之外的太空是否有生命存在?然后从理 回到现实生活,世界正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
论上推理、猜测:地球绝不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 地球资源正在被过度开发,大气被污染,全球气候
体,并继续推测: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变暖,冰川融化……所有这一切都威胁着人类的生
这些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从条件出发验 存与发展。我们该怎么办?于是,一个思辨问题出
证其他星球,先将九大行星扫描一遍,这是整体检 来了:我们是以守护地球为主,还是以探寻另一个
验、筛选,是从面上概括写。最后聚焦火星,太阳 生命星球为主?这个思辨问题直接引发矛盾。思
系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这个猜测能 辨就是在二元对立的问题中找到一个开放的出口,
否确定呢?用生命存在的四大条件一一检验,这 使学生豁然开朗,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渗
是聚焦重点具体写。最后得出结论:火星表面没 透。于是,课堂又一次进入深度探究。正方:我们
有生命存在,生命物质是否存在于火星岩层中,有 必须要以守护地球家园为主,用《只有一个地球》事
待进一步研究。结尾仍然以“谜”结束:地球之外 实做证据,理由充足。反方:我们必须去寻找另一
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个生命星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用当代中
这就是作者的行文思路,是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思 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果作支撑,理由也很能说明观
路,用这样的思路将一个“谜”讲给读者,让读者从 点。还有第三方,认为既要守护地球家园,也要寻
“谜”到清晰再到“谜”,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趣味和 找另一个生命星球,二者兼顾,必须同时做。现实
艺术,吸引人阅读,启迪人思考。第三个问题:作 世界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地球正在被核武器威
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阅读方法为拓展阅 胁着,以此为理由,愿望很迫切。经过多元思辨,学
读。这篇文章对于读者而言,仅仅是知道了宇宙 生最终明白,探究宇宙之谜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
中除地球之外尚没有探究到生命存在的星球吗? 追求。“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哪些星球有生命
一个没有答案的科学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表达出 存在?”也许下一代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
来,可以给读者怎样的启示呢?于是拓展阅读《只 要有责任、有担当、有本领,这是人类继续繁衍生息
有一个地球》,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形成正确的认 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保护地球家园不再受到破
知: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上的资源很 坏,也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随着一个思辨问题
有限,有些不可再生,我们必须珍惜地球这唯一的 的破解,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被深入挖掘出来,从
生命家园,这就与《宇宙生命之谜》形成互动和呼 学科教学走向了跨学科教学。
应。学生的思维有了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 问题是思维的探照灯,是行动的导航仪,问题
了落实,语文学科素养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可以导入探究和思辨。探究是寻找事物的脉络,
三、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提出思辨性问题 思辨是精神的组织肌体,可以不断生长,使肌体更
语文教学需要关注语文学科要素,聚焦重点目 加完整、强大有力。经由问题的探究和思辨,可以
标,但是如果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之内,就限制了 打通系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再将
人文素养的发展。因此,需要在完成语文学科意义 自我认知付诸实践验证,就可以转化为学科核心
问题的探究后,超越学科,走向生活,从而实现应用 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支点
知识、解决问题、达成核心素养的高阶目标。 就是用问题打开思维开关,以问题链将思维探究
还以《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例。解决了单元 的主线串联起来,这样,语言运用、思维创新、审美
语文要素的认知之后,拓展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鉴赏、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就会水到渠成地得到
让学生产生了珍惜地球的情感态度。但“宇宙中, 有效落实。 N
除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哪个星球有生命存在?”这 作者简介: 姚雪晴,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教育集
种没有结果的探究依然是学生心中的谜。怎样打 团,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破这个谜团呢?需要联系现实生活探究人类生命 【责任编校 若 水】
5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