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55

教 改 教 研
                                                                 《宁夏教育》2022 NO.10

               教育的实效性。                                         同学认为,不就是一杯饮料吗,归还失物索要合理
                   案例分析与探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增强法                         的回报无可厚非。你怎么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来                           认为,拾到他人遗失物品要归还是不容置疑的,但
               看,如果学生就现象论现象而无深入的思考,就难                          还有学生认为,失主支付适当的报酬确实不应指

               以将法律规范转化为道德自觉。因此,教师应根                           责。学生们开始争论起来。面对学生的认知冲
               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特征等认知特点及社会                           突,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迅速上网查
               焦点和热点,适时地引入有重大影响的法律案例,                          找相关资料后,再对此观点进行辨析。学生积极
               引发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思考,在对案例的                          行动,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法律条文,分别从道德
               分析与探究中加深学生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提高                           和法律层面对观点进行了价值辨析并达成了共
               学生的道德觉悟,从而真正内化为法治精神。如                           识: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一
               在教学《情绪的管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从道德                          种法定义务,店员既没有因寻找失主而支出相关
               层面和法治层面去理解情绪的不当表达还会带来                           费用,也没有在之前与失主约定支付酬金,当然要
               哪些严重的后果,播放了“某女士抢夺公交车方向                          无条件归还拾得财物。同时,学生查找到我国民
               盘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热点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就                          法典中的相关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
               视频中这位女士的不当行为,从对国家、对社会、                          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
               对他人、对个人带来的危害角度进行深层次地思                           公安等有关部门。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
               考和探究。学生分小组结合案例分享自己的看                            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
               法,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情绪的不恰当表达会侵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会损害国家、社会                          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甚至还会触犯刑                           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
               法。情绪的不当表达这样一个心理问题,实际上                           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
               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罚。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活实践中的
               与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法治实践,运用法律分辨是非,
               因此,管理好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但是善良宽厚、                          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提
               明礼遵规、相互尊重的良好道德修养的体现,更是                          升学生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
               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义务相统一                           和能力,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的法治要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教                           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材中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帮助学                               总之,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要通过以案学
               生理解了法治的内涵,还引导学生主动、合作、探                          法、析事明理,让学生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使法

               究性地学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                          律法规及制度内化为政治认同及道德修养、外化
               学生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程。                              为自觉行为。要充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价值辨析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增强法治教育                         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髓的时代价值,让学
               的实效性。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之                            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强烈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入学生关注度高、涉及                          法治观念。【文章系自治区教育厅 2021 年度教育
               面广的问题,以价值辨析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引导                          政策研究课题“新时代宁夏初中学校法治教育开
               学生在思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                          展 策 略 研 究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课 题 编 号 :
               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的内涵,增强法治教育的                           ZCKT2021071。】 N
               实施效果。如在教学《依法履行义务》一课时,教                          作者简介: 蒋福军,银川北塔中学,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师运用教材“探究与分享”中的案例抛出问题,让                          武君珍,银川北塔中学,大学本科,一级教师。
               学生进行辨析:“针对商店店员捡到小颖妈妈的车                                               【责任编校 梓          涓】
               钥匙提出要归还必须买一杯饮料‘请客’的事,有



                                                                                                          53
                                                                                       NINGXIA EDUCATION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