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41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2 NO.10
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高文琴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非常必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
重要时期,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音乐教学中有非常多有助于德育渗透的素
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效利用。文章主要探讨了小学音乐和德育有机融合的意义、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
融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10-0039-02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学习 任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德育,帮助
掌握社会规范的重要时期,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 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形
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教学要落实 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原则
养,而且要挖掘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探索德育 1. 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渗透
和音乐教学融合的多元路径,使音乐教育更加具 德育要有一定的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
有育人价值,从而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回归教 向发展。美的教育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形成道德价
育初心。 值的教育,帮助学生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意义 有正确的感知和体验,形成审美判断。在小学音
1.发展素质教育。美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帮助不同认知水平的
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是基础教育阶 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观察了
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 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对课堂教学方式、内容、
一。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的价值实现 形式等进行合理选择、调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为依据,通过组织以歌舞为基础的综合类教学实 能动性,通过审美价值促进道德价值的形成。
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升音乐感受 2. 适当性原则。适当性原则需要从学生的思
与鉴赏能力,提升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 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
教学中渗透德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音乐 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德育渗透。同时,德育工作
教育的目的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 贵在润物细无声,应该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
目标上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 沟通中进行。所以,教师应该在德育渗透时秉持
养,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引导学 适当性原则,抓住契机,结合音乐元素,通过故事
生如何做人。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情 讲演、绘本表演、音乐情境剧等富有趣味的方式创
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设德育情境,以保障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能
2. 培养正确“三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 按照教育目标和要求发展。
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 3. 情感性原则。情感在个体道德成长方面具
自我观察、分析和评价。小学阶段是学生优良品 有基础性、弥散性作用。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
质构建非常关键的时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的熏陶和感染,就要
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提高德育 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认知
意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能力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德育效
3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