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37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2 NO.10
校,结合实地观察以及与教师、家长、学生访谈等 务,对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劳动教育的
方式,发现学校、家庭、社会在小学劳动教育中主 配合度、支持度较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于
要存在以下问题。 三方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功能、评价等的认知
1. 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仍处于口号式宣传阶 存在较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学生家长将学生成绩
段。虽然近年来,各方面对家庭、学校、社会“三位 与劳动教育两者放在对立的关系,认为参与劳动教
一体”开展劳动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化、措施不断完 育会对学习造成影响,拒绝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学
善,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健全相关 校则出于安全隐患、激烈的升学竞争及上级检查等
保障机制,导致大部分学校仍停留在口号式的宣 的考虑,劳动教育虚而不实,仅仅是“虚拟课表”。
传阶段,存在“重宣传、轻落实”的问题。首先,资 由于社会运行机制、劳动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的天然
金投入不足,缺少经费保障。家庭、学校、社会“三 联系,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与学校合作开
位一体”开展劳动教育需要一定的人财物力。大部 展劳动教育实践时,重“劳动”轻“教育”,安排学生
分学校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少,导致设施不全、场 劳动但却未就劳动课程作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说
地不足。其次,缺乏劳动教育专业师资。笔者走访 明,没能真正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劳动
L县5所小学发现,有两所学校的劳动教育教师是 教育的应有价值。
从学校其他学科抽调的,其余3所学校的劳动教育 3. 课程设置囿于课堂,劳动教育社会性不足。
教师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劳动教育知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劳动教育是要依
识把握不全,专业素养较低,虽然会进行集体备课, 托学校、联合家庭、面向社会对学生开展劳动教
但课件对劳动教育价值观及教法的探讨缺乏深度, 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融于社会。但当前大
其中甚至有一所学校的劳动教育教师由后勤人员 部分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往往囿于课堂、校园
兼任,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此外,大部分学校 或是一般的家务劳动,学校课堂以传授劳动知识、
未建立起负责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开展劳 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或是在校外实践为主,较少组
动教育的专门机构及部门,学校在进行整体课程设 织在企业、社区等场域开展劳动教育,学生接受劳
计过程中,没有将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纳入其 动教育的场域非常单一。笔者根据在 L 县 5 所小
中,造成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和计划性,影 学走访调查发现,相对于校园劳动、家务劳动,学
响教学效果。 生较少参与诸如公益劳动等社会性劳动。如某小
2.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价值诉求不统一,配合 学虽然会在节假日之前倡议学生及家长在节假日
支持度较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是三方 期间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但对此并不作强制
之间的协同与互动,都是为了达成共同的育人目 性要求和监管。还有学校虽然会组织学生到敬老
标,且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学生成长担负的责任与 院看望照顾老人、到博物馆当义务讲解员等集体
义务是相同的。但对L县多所学校进行观察和访谈 性公益活动,但覆盖面比较窄,同样以学生自愿报
的过程中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对劳动教育的 名为主。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内容涉及社会服
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尤其是家长与教师间存在较大 务、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多
分歧。具体表现在,教师希望能够通过家庭、学校、 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共同参与。但当前
社会“三位一体”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认为家长、 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社会支持,
学校两者之间责任对等,需要加强双方的合作。但 协调社会资源难度较大,导致在开展劳动教育的
是大部分家长却认为,他们只是配合学校开展工 过程中无法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
作,没有认识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成长 及专业教育等进行有效整合,对社会现有劳动教
的重要价值,主动性不强,配合度与支持度较低。 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如 L 县某小学的一位学生表
此外,大部分家长对于劳动教育教师布置的劳动任 示:“疫情期间,看到小区保安叔叔需要为进出人
务表现为漠不关心,甚至认为劳动作业没有实际意 员测量体温,想要帮忙,但最终沟通了许久才获得
义,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好文化知识。在孩子作业负 许可。”社区工作职责由于未涉及为学生提供参与
担较重之时,有的家长直接代替学生完成劳动任 社区治理、参与公益劳动等的职能,加之缺少学校
35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