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宁夏教育》2022年第10期
P. 39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2 NO.10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方法研究
刘自宏
摘要:美育是指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是至关重要的。美术课程是学
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遵循审美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浅入
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渗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10-0037-02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 从自然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艺术来源于生
能力、创造能力等,让学生学会能够适应终身发展 活而高于生活,所以美术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
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目前 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带着美术知识走进生活,然后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看,学生普遍学习兴趣和活动 再回到课堂,完成从美的发生到美的体验、美的创
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采 造的完整过程。
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促 2. 综合性原则。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划分涉及
进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书法、篆刻等众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意义 多内容,并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美术
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
发展。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指 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突破学科的界限,整合
培养和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提高感 学生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挖掘学生
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完善人格,实现人的 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美术
全面发展的教育。近年来,美育受到社会的广泛 教育的功能。
关注,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 3. 参与性原则。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
明的需要,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中华 心发展的双边活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
民族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活动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美育渗透的成
用和意义。小学美术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 效。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教学
阵地,是学生用美的规律认识事物的启蒙学科, 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上渗透美育,可以培养学 程,把“讲授式”教学方式变为“活动式”“讨论
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 式”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
传播美术基础知识,培养美术技能,让学生感受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
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存在美,产生广泛的兴趣爱 1. 教学资源选择多样化,让课堂遵循个性“美
好、健康的审美情趣,拓宽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创 起来”。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教学
造美的意识和潜力。 内容缺乏相对具体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结合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原则 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中适合
1. 审美性原则。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审美的 学生的内容,以学生的学习意愿和素质发展为目
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 标,通过合理的取舍与增删,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
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小学美术教 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美术教材中许多绘画作品
学中,应当让学生多去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然后 的完成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构图能力和绘画基
37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