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3期
P. 21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2 NO.03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学 说活动,宣讲红色故事,激励广大青少年崇尚英
校教育中利用传统文化节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 雄、学习英雄;走进西夏风情园解密西夏历史、走
化烙上时代的印迹且发扬光大,学校充分利用清 进水洞沟探秘游牧文明;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互
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积极开展 联网融创教育中心感受现代科技的成果。这些丰
节日课程群建设,做到普及节日常识与感悟节日 富多彩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
内涵相结合,体验节日文化与守正创新相结合,让 体少先队员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激发全体少先
中华民族节日在学生手中、笔下和心中深深扎根, 队员励志奋进、争做先锋,在活动中成长、在实践
深刻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深刻感悟 中历练、在收获中树立自信,让文化自信更加坚
传统节日和各民族事业兴旺发达的关系,增强文 定,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化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和创新工作,教育 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校共
学生长大后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积 育中,让家校关系更加谐
极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将学校、家庭、
清明节期间,学校可通过组织祭祖、孝亲、踏 社会联合起来,整合三方资源、力量,实现三者之
青、举办亲子赛诗会、憧憬未来等活动,多角度、多 间的有效联动、积极对接,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场景来感悟;端午节可通过联动引导少先队员和 文化教育的合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
师生、家人、社区工作者一起学包粽子、做荷包、赛 育进学校、进师生头脑、进家庭、进社区,让中华民
旱船、猜字谜等,体验传统民族节日的乐趣;九九 族精神薪火相传,焕发强大生命力,成为推动民族
重阳节可让少先队员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富强、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
要求少先队员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少 代,家校共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
先队员的心中种下尊老孝亲、心怀感恩的种子;中 庭教育促进法》从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
秋节可通过举办“中华诗会”、赏月等民俗活动,让 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对于培育学生家国情
广大少先队员对中华传统节日产生敬畏心、亲近 怀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可将铸牢中华民
感、自豪感,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 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家长会和家委会活动中、
取养分和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开放日”中,内容包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会实 化、家庭教育政策、“五项管理”举措、“双减”实
践活动中,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践、“5+2 课后托管服务”、家校共育策略、学生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当今社会,孩子们缺少 理健康教育等,让每一个家庭在知晓国家政策、相
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实践能力、创新精 关文件的基础上,对国家教育政策充满信心,对学
神。学校应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 校教育有强烈的认同感,对教师工作有积极的信
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实践和校 任感。 N
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 参考文献:
同体意识纳入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从而达到寓教 [1]张立辉,许华峰. 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
于乐、寓教于行、知行合一的效果。在“四史”学习 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 西南民族
教育实践中,学校少先大队和思政教研组积极创 大学学报,2015(5) .
[2]钱民辉.论民族教育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新社会实践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
理论贡献[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
多样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广大队员和家
[3]陈延斌.全球化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长好评。开展了学雷锋争先锋系列主题教育实践
[J].中国民族报,2008(8) .
活动;在清明祭英烈,崇尚民族英雄;与宁夏医科
作者简介: 汤卫胜,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一小学,大学本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
科,高级教师。
同体意识教育”宣讲,增强民族团结一家亲思想行 【责任编校 辛 竹】
为自觉;走近老战士、老红军,零距离聆听战斗故
事、战斗事迹,致敬民族英雄;开展党史故事少年
1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