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146
学 前 教 育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散、无序,乱喊着:“往上一点,我看到它的前肢 手、踢踢脚,做各种小动作,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
了!”“往后、再往后,我看到它的尾巴了!”“我想看 动方式,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地跑跑跳跳,也不感
看它的头!”“我想看看它的脚……”首次观察结束 到疲倦。如果要求幼儿安静地坐着,就会不断地
后,我对幼儿的观察结果及观察需求进行了简单 打呵欠、伸懒腰,对事物不感兴趣。AR 技术通过
小结:“孩子们,你们刚才的观察显得有些零乱,缺 体感互动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幼儿静坐
少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如果试一试从上往下、由 静听、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幼儿通过肢体
前往后,或从体形特征、颜色等方面来观察,说不 动作、手势等直接参与教学互动,让幼儿的学习动
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因为有顺序、有目的、有比 机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
较、有侧重点的观察能帮助我们看得更仔细,发现 要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自由发展和个性
更多哦!”在接下来的观察中,幼儿慢慢地注意到 化教育。如游戏活动《恐龙世界》中,教师可以提
了不同观察方法的应用,发现了上次许多没注意 问:“小朋友们想象一下恐龙是怎样奔跑的?谁来
置恐龙之间的搏斗,观察不同种类恐龙的捕食、攻
的细节,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除此之 模仿一下?”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身
外,我还充分应用希沃白板 5 提供的思维导图、蒙 体动作来模仿恐龙奔跑。这时教师使用体感互动
层、放大镜、聚光灯等功能,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设 模式,创设“恐龙”奔跑的情境,幼儿会惊奇地发现
问,在疑惑中寻找答案,在倾听中获取知识经验, 自己变成了一只“小恐龙”在奔跑,有的幼儿大踏
在探究中验证猜测,逐步引领幼儿解决实际问题, 步往前奔跑,有的幼儿慢慢地奔跑,他们用各种各
满足了幼儿深度学习的好奇心。 样的动作模拟“恐龙”奔跑。通过这种体感互动教
三、采用多样实操练习促进经验迁移,提高幼 学,让幼儿在操控“恐龙”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肢
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动作来呈现自己的理解,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认
学会经验迁移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知能力,也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启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AR技术创设虚拟情境 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幼
的优势,先指导幼儿进行有目的地观察,然后进行 儿深度学习。
沉浸式操作体验,不断进行多样实践操作与知识 总之,AR 技术的交互功能让图片、视频、动画
经验积累之间的转换,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过程 等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便捷,知识的传
中实现了知识的建构与经验的迁移。如在《恐龙 授和兴趣的培养也更加灵活、多样,让幼儿获取知
世 界》科 学 探 究 活 动 中 ,我 让 幼 儿 自 主 操 作 识的同时进行沉浸体验式学习,更有助于促进幼
iCarltonAR,在单龙模式下遥控“恐龙”自由行走于 儿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文章系 2021 年度宁夏
现实情境,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双龙模式下设 第六届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培
养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
击方式;在虚拟情境中内化知识经验、强化关于恐 果。课题编号:JXKT-CX-06-024。】 N
龙的理性认知。我还让幼儿通过改变观察视角, 参考文献:
推动镜头进行放大、缩小等操作,从而获取不同的 [1]杨俊丹,胡小强.AR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中的设计
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 AR 技术的 与开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27) .
App 中,还具有“拍照、实时保存、上传”功能,幼儿 [2]AR体感教育.AR技术,体感技术,给游戏化教学带来无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时更换拍照场景,完 穷的想象力[EB/OL],2020(1) .
[3]唐晓勇.一样的博物馆不一样的学习——融合统整项目
成自己与“恐龙”的合影。在探究活动中,幼儿总
课程的“博物馆课程”建设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是不断地对比拍照结果,非常乐于分享拍照经验,
2019(12) .
表现出较高的参与意识和浓厚的兴趣爱好,为幼
作者简介:孙瑞,石嘴山市实验幼儿园,大学本科,高级
儿带来了津津乐道的探究体验。
教师。
四、采用沉浸体验式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想
【责任编校 鲁 晋】
象力与创造能力 【本栏目主持人 鲁晋】
好动是3-6岁幼儿的特点,他们常常喜欢动动
144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