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宁夏教育》2022年第4期
P. 64
课 堂 在 线 《宁夏教育》2022 NO.04
个朝代名称;所谓“纵八”,即建立时间、建立者、都 民众、原因和结果等角度出发,对历史史实进行理
城、疆域、重大事件、最后一个国王、灭亡时间、灭亡 解与判断,进而拓宽历史视野、增强民族自信。
原因等八项内容。这样一来,通过对表格的灵活使 巧用媒体,激发学习兴趣点。落诸纸面的历
用,既把庞杂的教材内容归纳于一纸之上,理清了 史常常被人们称为“故纸堆”,觉得是死的、没有生
历史发展的脉络,又有效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知识 命力的,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是导致部分学生学习
的能力素质,学生普遍反响较好。当然,表格的设 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辅
计并非教师大包大揽,也非随意照抄照搬,而是在 助教学,将复杂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
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分组合 的视觉信息,有助于促进历史知识在学生脑海中
作、自主探究,经过集体智慧设计而成。这样的做 的内化升华。《夏商周的更替》一课中,涉及到的君
法紧扣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异于给学生提供 王或为王朝建立而各有建树,或为王朝中兴而不
了共同探究讨论历史的平台、交流心得体会和碰撞 遗余力,或为王朝灭亡而负有责任。深刻分析掌
思想火花的机会,既改变了以往教师包办知识整 握这些历史人物的功绩贡献、责任失误,对于七年
理、学生被动接受的旧课程现状,又进一步加深了 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为了直观展示这些内容,
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掌握。 方便学生理解掌握,我精心设计制作了微课《猜猜
善用地图,增强历史纵深感。历史地图册作 我是谁》作为课程导入,并把相关的时间、事件梳
为历史学科的辅助图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必 理整合起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猜猜他们是
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推动时空具象化,建立学生 谁。微课虽短,但因充分考虑了历史时序、事件、
同遥远历史时空之间的关联并非易事。一般来 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且直观形象,较好地
说,“时空具象化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浅层 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以及参与课堂
的,如通过图表标识时间、地点要素;其次是深层 学习的兴趣,学生反响比较强烈。此外,我还在
的,即在时空要素具象化的基础上,发掘该时空的 授课时截取了电视剧《封神榜》中“炮烙之刑”“武
深层特征,并将整个历史图景鲜活地展现在学生 王伐纣”等视频桥段,帮助学生加深对“得道多助、
面前”。《夏商周的更替》涉及的朝代多、地点多,时 失道寡助”等兴替哲理的理解认识,使学生在特定
间线长,讲授本课时,如果只是提供上述时间轴、 的历史时空框架下充分体会历史人物面临的问题
表格等,学生的理解认识尚过于平面化,只有加入 和困境,深入挖掘重要人物对于某一阶段历史发
地图,才能使之趋于立体化、具象化。如在讲授夏 展进程的影响,使历史人物更加立体,让历史事件
都阳城、二里头遗址、商都亳,殷及商朝多次迁都, 更加饱满。当然,多媒体可以提供丰富的素材,但
为什么都集中在黄河流域时,可利用《历史地图 也不能拿来就用,还要进行筛选、分类、组合,使之
册》中的《商朝经济形势图》,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 更贴合授课内容。一方面,要尊重历史史实,尽可
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掌握黄河与历代王朝兴衰相 能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媒体资料,以
系,对历代王朝政治、经济、农业发展影响巨大的 免对学生产生误导;另一方面,由于每堂课只有
道理,在他们脑海里织出一张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45 分钟,时间相对有限,筛选确定的媒体资料必
与地理环境密切关联的“网”。又如,在梳理总结 须既符合授课主题,又短小精悍、节约时间。 N
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时,可向学生展示《世界文明古 参考文献:
国分布图》,并将同一时期的中外重要历史史实罗 [1]黄牧航.时空观念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
列出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是一个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同体,文明的进步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 [2]顾颖颖. 点线网:时空情景的具象化——关于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的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历史,2019(3) .
推动的结果,中国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
作者简介: 马少凤,银川市第三中学,大学本科,二级
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和全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
教师。
灭的贡献等道理,从而建立起中国历史和世界历
【责任编校 若 水】
史之间的发展联系,做到在历史学习中逐步学会
从时间和空间、个体和整体、人物和事件、君主和
6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