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宁夏教育》2022年第4期
P. 29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2 NO.04
红寺堡区自 1998 年开发建设以来,经济社会 师专业成长缓慢,严重制约了红寺堡区乡村教育
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壮大:2005 年实现了“两 发展。
基”目标,2008 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2010 4.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红寺堡区开发时间短,
年、2011年分别实现了“教育强区”和“基本普及高 教师平均年龄较低,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都相对
中阶段教育”目标,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 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存在急
基本均衡发展验收。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 功近利心理,重知识传授学习、轻立德树人。
态移民区,在教育方面有其特殊性和发展潜力。 四、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提质。红寺堡区建区时间短, 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
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空间很大。 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主动寻求基础教育
因此,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是贯彻全国教 质量提升的路径,是破解红寺堡区教育发展不平
育大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 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建设黄 1. 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一是制订教育经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战略 费管理办法,开设专项资金专用账户。建立红寺
工程,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基础教 堡区教育资金专项管理机制,以此保证红寺堡区
育优质的不均衡、均衡的不优质”问题的关键之 学校建设,充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二是增加
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 经费投入,加大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体育器
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械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
三、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 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三是建立教育扶贫基金,
问题 为移民子女提供教育保障。全面引导社会力量参
1.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是教育基建项目建 与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多元
设资金缺口大。截至目前,红寺堡区教育项目建 主体参与保障,建立多种保障模式,对积极无偿投
设资金缺口共计 6084.34 万元,其中,在建项目资 资教育事业的企业给予各类政策优惠,形成政府
金缺口为3824.34万元,历年项目资金缺口为2260 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确保移民子女
万元;设备资金缺口共计 1200 万,其中,2020 年及 就近正常入学。四是设置政府专项教育资金用于
以前缺口为300万,2021年缺口为900万。 缓解宁夏生态移民教育债务,以保证宁夏生态移
2. 家庭教育落后。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 民地区基础教育正常运行。
成部分。著名心理学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 2. 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促进机制。一是成立家
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环境、父母的 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充
文化水平、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对孩子的教 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
育具有显著影响。当前,红寺堡区多数家庭存在 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咨询服务,听取家长对
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式不 学校发展的建议。二是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
恰当、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等突出问题。 度,定期召开家委会及家长会,重视家庭、社会与
3. 教师结构性短缺。红寺堡区现有在编教师 学校教育的配合,积极拓宽德育主渠道,形成学校
2437 名,特岗教师 131 名,“三支一扶”人员 114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
名,按师生比计算,基本能满足教师配置。红寺堡 育合力。三是严格执行家访制度,探索多样化的
区现有 200 人以下小规模学校 40 个,按师生比计 家校合作沟通途径。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三人
算,配齐教师仅需236名,但为确保开齐开足课程, 次的家访,对学困生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
按班师比需配备教师约480名,教师数量不能满足 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及时取得联
教学需求。二是红寺堡区乡村学校语文、数学教 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
师基本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但是体育、音乐、美 指导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
术、科学等科目教师严重不足。三是名师、骨干教 学生的思想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
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导致红寺堡区乡村学校教 效沟通,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关
27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