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1期
P. 52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 2023 No.11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核心素养
宋秀全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安排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
文章阐述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作业;创新;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3)11-0050-02
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必须发挥其 现在的学生来说缺乏对战争的直观感受,让当代中
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作 学生理解课文采用的象征手法成为教学难点。生
用。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要求才会 活在北方的中学生,在街头巷尾或者乡下的农田虽
事半功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对内容的把握 然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但是对白杨树的认
要由浅入深、由已学过的知识引申到未学过的知 识多半会停留在植物的属性上,而对文中白杨树被
识,使得学生能够温故知新、自主创造,培养创新 作者赋予的象征意义不甚了解,这是学生的生活时
思维能力。 代的局限。因此,教师可以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上网
新课标明确指出:“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 观看军民抗战的影视作品,从中感受抗日军民团结
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 抗战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实地观察白杨树的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 点、搜集白杨树的信息资料,并撰写短文概括自己
考 ,乐 于 实 践 ,勇 于 探 索 ,养 成 良 好 的 学 习 习 的观感和白杨树的特点。在课堂上阅读课文,理解
惯。”因此,在优化作业设计上,语文教师要深入开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时,学生回顾自己观看抗日影视
展教育教学研究,以语文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设 剧的感受,一下子就明白了白杨树象征抗日军民团
计更多实践性、综合性的语文作业,增强作业思维 结一心、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一教学难点。
含量,通过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 2. 用中华文化经典激发学习兴趣。“知之者不
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兴趣对学习
一、优化预习作业,做好课前准备 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央视的中华文化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 经典节目,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如
“
环节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在课前 “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百家讲坛”诗词大
“
“
做了预习,解决了生字词,对文章的内容也了然于 会”等节目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其
心,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 中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精品节目要求学生提前观看,
教得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就好。以往的预习作业 以此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中包括大量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搜集背景资料 比如在学习《论语》之前,推荐学生观看“典籍里的
等,这些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作业设 中国”中的《论语》部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
计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了几千年前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
1.借助网络搜集资料。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 解感悟,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历
获取知识的媒介日益广泛。新课标中提到“学习跨 史是有感情的,讲述历史的时候也会深刻体会到那
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 种横亘于历史长河中的各种情怀。优秀的文学作
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布置预习作 品也是有感情的,经典名著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业时可以指导学生优化预习作业。如八年级上册 及思想文化修养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文章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3. 利用语文游戏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积
礼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课文内容对 累除了让学生抄写字词、背诵篇章段落外,还可以
50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