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宁夏教育》2024年第1-2期
P. 144
职 教 天 地 《宁夏教育》 2024 No.01-02
“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
育人方式与实践路径
施 璇
摘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
“
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大思政课”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统一、开放性与协
同性相统一、动态性与交互性相统一等特点。
“
关键词:大思政课”;育人方式;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4)01-0142-0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 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开放性与协同性、动态性与
程。2022 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 交互性等特点。
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 1.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统一。“大思政课”不是多
案》既是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和方 个子系统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在系统推进的过
向,也是“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把握的科 程中,由多个子系统共同建构的有机整体,集合多
学命题。 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系统地将中国的革命、建设、
一、“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 改革、奋进新时代融入“大思政课”中,引导学生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 时代对话,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创新人
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 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始终保持政治、思想、信仰的
大作用。”“大思政课”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合 坚定,能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对错,
海量思政元素,合力建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 自觉抵制和批判错误思潮,打好“大思政课”的“组
“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合拳”。
(一)“大思政课”建设的主要内容 2. 开放性与协同性相统一。新媒体新技术在
“大思政课”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任。“大思政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
课”是运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受众有目的、 用,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
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实践 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
活动。“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具体在价值层面 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开放性地运用人工智能等现
上,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代信息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智能化的技术驱
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从方法层面上,信息技 动。同时,融合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协同发力,
术赋能“大思政课”,充分发挥了“育人”和“协同育 优化“大思政课”育人场域,既充分调动师生的积
人”的作用,明确将“大思政课”应用于社会实践 极性,有效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主
中,有效实现“大思政课”与社会资源的整合。通 体性,又促使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形成协同效应,发
过大视野、大系统、大平台、大师资等把道理讲好、 挥育人合力。
讲深、讲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动态性与交互性相统一。“大思政课”在形式
(二)“大思政课”建设的特点 上呈现动态化样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
“大思政课”的建设是实现培根铸魂的关键, 区块链、ChatGPT 与“大思政课”动态融合,整合为
142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