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3期
P. 51
教 改 探 索
《宁夏教育》2022 NO.03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刘 娜
摘要:文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高效落实的研究,从创设情境、主题活动、实践活动
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和落实的措施,以提高初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认同度和自豪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3-0049-0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 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的价值。在导入过程中,教师
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把文字信息以视频、图片、音
传统文化密切交融,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传承和弘 乐等方式呈现出来。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关于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视频
展的基础上,落实在基础教育的教材编排和一线 播放《诗经·卫风·木瓜》,从而帮助学生以直观的
课堂教学中。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立德树人 方式了解学习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感
为根本任务,教材编写体现了中国特色,渗透了社 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品味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格言,对话中华圣贤,用文化浸润心灵,用艺术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缺少对中华优秀 滋养生命,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和挖掘。本文对中华优秀传 2.创设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中华民族数
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进行探索,从 千年历史,沉淀了数以万计的经典历史人物和历
而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度和自 史故事,凝练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智慧,蕴含着
豪感。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助力中华优秀传统 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进行适度挖掘,不仅能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1.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体验
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中华优秀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丰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 统文化涵养。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友谊与成长
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 同行》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辨析“多个朋友多
教材中的名言警句、俗语进行导入,不断激发学生 条路”和“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两种交友观时,首先
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走进传统文化的课堂。 提问:“‘多个朋友多条路’和‘君子之交淡如水’体
如在教学《家的意味》一课中,教师引入的经典名 现了交友中的什么态度?”接着提问:“你同意哪种
句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其来源于《论语· 交友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辩
学而》,其中,“孝”是指子女孝顺父母,“悌”即 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灯不拨不亮,理不
“弟”,是弟弟敬爱兄长。孔子认为,人的根本在于 辨不明。”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明白了友
“孝悌”,这样才能做到仁义,这也体现出了我国传 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只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
承已久的孝亲敬长的优秀传统美德。教师在对学 友谊,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对古诗文经典语句的讲解把 3.创设拓展情境,升华学生情感。教师通过创
握好尺度,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经典名句意义,更 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逐渐在道德与法治课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其内涵,了解其对于品德 堂上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了解中华
4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