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宁夏教育》2022年第3期
P. 37

教 研 沙 龙
                                                                 《宁夏教育》2022 NO.03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慧教学及策略研究




                                                          徐    娟


                      摘要:文章对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慧教学进行解读,阐述了教师在人工智能支持下开展智慧教学的策略,详
                  细描述了教师在智能备课、教学演示和数据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讨了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学的
                  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备课;智慧教学;推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3-0035-02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智慧教学是一种利用人工                         作探究,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
               智能技术收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产生的数据                          正发生。不同的师生群体必然会生成不同的教学
               并进行诊断分析,从而以学定教,为学生理解性学                          模式,在教学设计和资源技术的支撑下,构建适切
               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的教学方式,                          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差异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
               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智能备课的重点是二次备课,要对已有的资源
                   一、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慧教学的                         进行重组,避免技术和资源的无效使用。智能不仅
               策略                                              体现为技术的有效使用,更应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技术的使用者是教师,教师在人工智能支持                         如此,人工智能技术才能真正为教师备课赋能。

               下开展智慧教学的策略主要有智能备课、课堂教                               2. 课堂教学。技术为课堂教学赋能最有效的
               学、教学数据化和智能评价。                                   环节就是教学演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
                   1. 智能备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备课可                       演示能够增强演示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
               以让教师从制作课件的烦琐中解放出来,教学资                           识。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知识无法直观地
               源的海量化和获取的便利性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方                           呈现给学生,如地理教学中的天体运行、危险的化
               便,但也带来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如何筛选适合                          学实验、数学规律的探究、体育慢动作演示以及课
               师生的资源?“拿来主义”的资源使用对教学的有                          堂中学生实践的演示过程等,教师面对学生无法
               效 性 如 何 ? 如 何 确 定 学 生 课 前 及 课 中 的 情             理解的情况时往往束手无策。人工智能技术能够
               况?……这些问题提醒我们,人工智能支持下的                           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环境,有效解决
               备课应该遵循以下策略:(1)基于数据分析学情,                         传统教学中无法直观呈现的困境,从而帮助学生
               实现以学定教。目前实现学情分析的技术比较成                           在体验和探究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探究和学

               熟,如问卷星、UMU平台及云校家课前测验等都能                         习。如仿真实验技术让学生在真实实验探究的基
               很好地支持学情分析,且简单易操作。在学情分                           础上开展拓展性学习;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置身
               析中,技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题目的设计及发                           于真实的环境中理解知识;几何画板等应用于数
               放,其关乎学情数据的有效性。设计题目时,要把                          学学科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进行一般规律的探
               握先于教学设计、紧扣教材前置性内容、呈梯度等                          究;投屏技术通过终端控制不仅实现了移动教学,
               原则,从而掌握学情的基础、层次和潜力。(2)做好                        让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能通过现
               教学设计,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有效融合。教                           场录播个别学生的表达、实验操作等实践过程,更
               师要在抛开技术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对教材的重                           好地开展评价和指导。智能化的教学演示对于构
               构和把握,“以学生学”为中心,明确教学思路。其                         建学生的抽象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
               次,在教学设计成熟的基础上找资源、用技术、定                          从培养学生思维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角度使用技术
               模式,使教学设计丰富灵活。资源和技术的使用                           支撑学生有效地探究和学习,突破教学中的困境
               要恰当,在真正有需求时嵌入,支持学生有效地合                          和难点,为课堂教学赋能。

                                                                                                          35
                                                                                       NINGXIA EDUCATION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