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宁夏教育》2022年第3期
P. 31
互 联 网 +
《宁夏教育》2022 NO.03
析。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只能通过布置作业、与 海平面气压图和 1 月 5 日美国降水量图叠加在一
学生交流等方式获取简单信息,从布置作业到批 起,通过叠置图像观察这个时段影响美国的主要
改完成,时间过程长,导致学情不能实时反馈,影 天气系统,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
响教师教学效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地理情 认识各种随时空变化的天气系统对途经地域降雨
境教学在各个环节都可通过互联网技术设计专题 的影响。接着定位到1月5日美国气温变化图,将
测试、小任务游戏、弹幕教学、成果推送等活动,使 美国海平面气压图和美国气温变化图再次叠加,
授课者动态掌控所带班级甚至整个年级的学情, 观察高压、高压脊和低压、低压槽周围地区的气
适时调整设计教学问题、任务和方法,进行课堂教 温分布状况,最后利用制图软件将三个图层叠
学的再创新再设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之 加,查看高压、高压脊、低压、低压槽处的降水和
目的。 气温分布状况,感受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学
三、《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与天气》一课 习高压、高压脊、低压、低压槽四种天气系统时,
的融合教学设计 学生容易混淆温度和空气密度、空气密度与气压
1. 教学内容。本课目标是利用示意图对天气 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首先可以播
系统进行辨析,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天气图对日常 放一段物理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室温
的天气现象成因进行解释。通过GIS技术,让学生 条件下气温与压强的关系。通过直观的实验呈
能够结合天气实例说明本课所学天气系统对天气 现地理实景,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天气系统是如
的影响,以期培养学习者的探究精神,树立科学的 何影响天气的。通过课堂情境的优化,学生地理
人地和谐生态观。 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学习潜能得到开发。(3)借用
2. 教学过程。(1)课堂情境带入。可利用互联 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
网技术,通过教室屏幕播放、学生平板推送,浏览 究学习。以“西伯利亚极寒再临,大寒潮又要来
国家气象数据中心网站,利用网页中的“小寒大寒 了吗”为标题,打开网页中的北极涡旋图,让学生
冻成一团,一年中酷寒时刻来了吗”创设课堂教学 观察图中的北极涡旋发生在高压还是低压中心,
情境。由于 2021 年冬季比以往相对较寒冷,学生 为何称其为涡旋,然后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气
有实际的感受。这样将学生迅速带入情境,激发 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是本节课的难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到底是小寒冷 点内容,所以将气旋和反气旋的成因、对天气的影
还是大寒冷,这样的冷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 响以及我国易受影响地区作为学生的探究内容。
进入《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与天气》一课的 第一步:指导学生手绘北半球两类涡旋示意图(课
教学。(2)优化课堂情境。高压和低压是影响天 后绘南半球的)。探究大团空气形成涡漩的原因,
气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往 观察气旋、反气旋气流水平、垂直运动方向,气旋、
往只注重单纯的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而地理学科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等(如图1)。第二步:播
所具有的时空性、运动性特征往往被忽视。基于 放气旋、反气旋Flash动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该系
“互联网+教育”的地理情境教学,可以使用多种教 统的旋转运动状态。第三步:向学生平板推送网
学手段优化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态 页,观察气象台网页上的低压气旋模拟动画,进一
思维能力得到充分调动与释放。首先,打开国家 步认识台风易发生海域、运动路径、带来的破坏
气象数据中心网站,将天地图移动到北美地区,让
学生在网页中观察美国各个区域空气运动的方
向,找到图中的气流辐合中心和辐散中心。接着,
打开2021年1月5日美国海平面气压图,让学生指
出网页图中的两种气压中心、脊和槽所处位置,然
后让学生思考:图中的气流是从哪个气压中心吹
出来的?流向哪个气压中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
的情况?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再将1月5日美国 图1
29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