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50

“五育”并举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学校可按照规                            教育的育人目标。
                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购买必要的劳动工                                (三)实施三个融合,夯实劳动教育基石
                具。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配齐配足                               1.与学科教学融合,抓实以劳树德。一是重视
                必要的生产劳动工具和资料。                                    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在学科

                    (二)将创新素养成果应用于劳动教育实践活                         间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主动寻找劳动教
                动中                                               育与学科间的融合点。学校通过融合教研,打破
                     近年来,学校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将蔬菜种                        “唯劳动研劳动”的局限,在各学科教研中渗透劳
                植、枸杞修剪、室内园艺、自行车组装与维修等劳                           动教育,同时在劳动教育教研中渗透学科教育,促
                动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创新素养教育当中,并形                            使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真正融合。二是深挖其
                成了长效机制,学校可充分挖掘创新素养的劳动                            他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在学科教育中有机渗
                教育成果,利用图书阅览室,配备关于生物、劳动                           透劳动教育,如通过作业布置、撰写劳动体验等,
                室内室外劳动基地的建设与地方民俗、红色文
                书籍供学生阅读,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观红色电                            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影,忆峥嵘岁月,从革命先辈身上感悟艰苦奋斗精                           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艰苦劳动、诚实劳动等方面教
                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育,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三、富有乡村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2.与地方文化融合,落实以劳增智。充分发挥
                    (一)因地制宜,精准规划,广泛挖掘学校资源                        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结合县情、校
                     首先,要因地制宜,充分开发校内的劳动教育                        情实际,融合地方传统劳动文化特色、红色文化的
                基地,确保有地可耕。其次,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劳                           传承等,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如

                动教育整体规划,负责规划学校的绿地花田,聘请                           枸杞文化普及、剪纸等地域文化,让学生参与了解
                生物学教师为劳动教育技术总监,形成综合实践                            并模仿制作,全面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教师和全校学生参与的氛围,划分田地,整地挂                                3.与科技创新融合,强化以劳促新。将机器人
                牌,明确责任。最后,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                           拼搭、科学小实验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将科技元素
                划分给班级包干,进行日常维护,既达到劳动教育                           融入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
                的目的,又美化了校园环境。                                    新的能力,注重强化创新劳动实践。开展“劳动小
                    (二)聚焦三大课堂,打出劳动教育组合拳                          课堂微视频制作”活动,将自己的劳动经验和技巧
                     一是强化“固定课堂”。开设劳动教育特色                         分享给他人,让技能从课本走向创新实践,做到以
                课,做到有教材、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劳动教育                           劳促新。
                课平均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目标要求。将学校                                 乡村学校要积极构建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将
                                                                 劳动教育与课堂教育、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创新
                化、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开展蔬菜种植、枸杞修                            活动“四维”融合,探索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

                剪、室内园艺,分层分段覆盖一至九年级学生的                            强体、以劳育美的“五育”融合创新路程,实施“课
                劳动教育。二是拓展“校园课堂”。抓实校内日                            程、实践、生活、活动”四轮驱动,切实让劳动教育
                常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绿化带、花坛、卫                           动起来,继续让劳动教育变加法,为学生成长赋
                生责任区等校内资源,将劳动教育实践和常规活                            能,让劳动教育真实有效地发生。 N
                动有机整合,同时通过创新素养活动,如手工制                            参考文献:
                作、自行车维修等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拓展学生                            [1]李建华.“四园联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J]. 中小学管
                校内劳动教育途径。三是夯实“家庭课堂”。充                              理,2022(4) .
                分抓住学生离校回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                           [2]张丽虹,吕立杰.深圳南山:探索富有大湾区特色的区域
                                                                   劳动教育推进模式[J].中小学管理,2022(4)        .
                的劳动实践机会,分学段安排学生自己动手、随
                                                                 作者简介:杨文鹏,中宁县第一中学,大学本科,二级教
                时随地参与家庭劳动,掌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师。张桃,中宁县第十小学,大学本科,二级教师。
                整理家庭内务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三
                                                                                      【责任编校       辛 竹】
                大课堂”,打出劳动教育组合拳,全方位落实劳动
                48   NINGXIA EDUCATION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