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31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样,主要以一年内的定期交流为主,由城镇和优质                          不高,很容易影响“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效果。
               学校向农村薄弱学校单向输出符合轮岗条件的优                               2. 部分校长对“县管校聘”工作的支持力度不
               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从各市、县(区)校长教师交流                         够,需要提高认识。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校长认
               的态势来看,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模                          为,学校定编定岗定工作量,“一个萝卜一个坑”,

               式较为成熟,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并且                          一般情况下没有多余的教师可以进行流动,就算
               得到了校长、教师的认同。特别是近年的教师“走                          协调出个别教师,校长也不希望学校的优质师资
               教”已成为当前教师交流轮岗的有益补充,尤其是                          流出学校,害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会受到影响;还
               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教师走教,较好地缓解了                          有个别校长认为,在师资配比不平衡问题未彻底
               学科需求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随着集团化                           解决之前,会出现参与竞聘教师总数与学科需求
               办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扩面的实施,教师交流轮岗                           总量无法匹配、跨校竞聘教师数量与学校学科需
               呈现“双向互动”特点,既有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                          求不够匹配的现象,同时教师的频繁流动不仅不
               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升高级职
               学校的交流轮岗,也有乡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                           利于学校的整体稳定发展,而且未来由于教师频
               的跟岗实践,城乡教师队伍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                           繁调整,家长会对学校有意见,容易引发教育
               增强。                                             舆情。
                   4.“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出了成效显著的模                            3. 城乡教师对“县管校聘”政策的看法不一。
               式。通过调研,目前试点市、县(区)的“县管校                          根据调研反馈的情况,多数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
               聘”改革工作尽管进度不一,但大都能够积极借鉴                          交流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乡村教师支持
               外省的成熟经验,并根据本地实际进行合理的调                           计划(2015-2022 年)》政策的优越性,包括职称倾

               整。尤其是盐池县、西吉县的“县管校聘”工作各                          斜、乡村教师工作补贴等,这些对乡村教师非常有
               有特色,盐池县“县管校聘”改革政策的顶层设计                          吸引力。二是乡村教师认为城市学校工作压力
               较为完善,西吉县“县管校聘”改革工作的执行落                          大,去城市学校交流归属感不强、动力不足。对于
               地较为扎实,为推进全区“县管校聘”改革工作趟                          城市教师而言,多数城市教师认为去乡村学校交
               开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方向,对全区整体                          流期间既有乡村教师补助,工作量又不大,所以他
               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                          们愿意去乡村学校任教,尤其是一些没有评上高
               作用。                                             级职称的教师更愿意去,因为有乡村学校的工作
                   5.“县管校聘”有利于提升教师管理效能。根                       经历是评高级职称的一个必要条件。
               据访谈结果,宁夏试点市、县(区)的大部分校长对                             4.“一校一策”的适应性亟待加强。调研表明,
              “县管校聘”改革持积极态度,认为改革不仅有利                          “县管校聘”的“一校一策”的适应性尚需提高。如
                                                               乡村学校的“校内直聘”,这类学校的教师因年龄
               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为他们也有“落聘”顾                           大而基本全部直聘,因而“县管校聘”政策在顶层

               虑。同时,通过“县管校聘”,教师进一步明确工作                         设计上对城乡教师流动缺乏吸引力, 尤其在“一校
               量,不同程度激发和提升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                          一策”层面的执行落实中存在“水土不服”的现
               师“职业倦怠”现象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学校对                          象。一些落聘教师因身体健康状况、教学能力不
               教师的管理较之以往更加容易。                                  能胜任、学科不匹配等原因,致使分配学校不愿接
                   二、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收,调解难度较大。
                     “
                   1.“县管校聘”改革顶层设计的科学化程度需                           5.基层学校治理水平亟待提升。调研发现,教
               要进一步提升。从调研情况来看,个别县(区)在                          师对“县管校聘”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等
              “县管校聘”文件起草方面借鉴外省区的成熟经验                           提出了诉求,主要表现在“校长权力过大”“教师没
               不足;个别县(区)“拿来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没有                        有发言权”方面。“县管校聘”政策主要呈现一种
               充分考虑本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自上而下”的执行模式。该执行模式不仅表征了
               还有个别县(区)制定的政策对上级文件精神的把                          多元参与主体的主体性不足、参与形式表面化、参
               握不够全面,致使“县管校聘”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与内容去中心化等,也将自然衍生出教师变相或

                                                                                                          29
                                                                                       NINGXIA EDUCATION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