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28
工 作 研 究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兴趣小组,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后服务范围,建 7.健全评价制度,注重素养考查。要基于初中
立课外法治问题咨询小组或网络群;组织学生到 阶段法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法治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调研,开展 教育评价机制,将法治教育评价纳入学生学业成
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等探究研学活动; 绩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范畴。强化中考引导教学
参与社区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开展模 的“指挥棒”作用,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
拟法庭、模拟立法、模拟听证、模拟调解等职业体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
验。学校要加强对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统筹设计 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命制试题,
和策划,积极开发并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类课程资 适度提高法治教育内容在中考分值中的比重。建
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把法治教育“小”课堂和 立学生法治素养成长档案袋,将学生日常遵纪守
社会实践“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种载体 法情况、课堂表现、维权情况、探究解决法律纠纷、
拓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形式,提高学生法治教育 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情况等及时记录,以参与法治
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
实践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 实践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为主,
一,在学习和实践中运用法律,提升法治实践应用 辅以法治教育知识测评,系统评估初中学校法治
能力。 教育成效。法治教育内容的考查要注重学生的参
6.注重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良好的校园 与性和思辨能力培养,不断创新形式,既包括理论
法治环境对于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 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观念意识的培
的影响作用。学校要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和依法治 养;要把宪法相关知识测评作为重要考查点,引导
教,规范办学和管理模式,明确学校、教师、学生 学生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尊崇宪法、捍卫
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营造法治化的管理和 宪法的意识;要注重考评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
育人氛围,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中树立法治信仰、增 理解和把握,通过真实情境和案例解析考查学生
强法治思维。一方面,加强校园法治制度环境建 的法治思维能力和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理解法治
设,提高学校办学和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 的本质及特征,理解法治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
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学 的基本途径。
校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 (二)注重社会参与,加强协同育人
化、民主化、法治化,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法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层面,
依法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 必须向家庭、社会延伸,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
权,增强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矛盾 位一体的法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才能达到事半
冲突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功倍的育人效果。
1. 改善家庭法治教育环境。家庭是社会的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法治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 本组成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法治
和学生行为规范中,凝练到校训和办学理念中,营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孩子法治意识的形成。首先,
造法治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环境中植入法治元 转变教育观念,做好榜样示范。家长要转变传统
素,如法治文化广场、法律文化墙、法治资源教室 的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孩子走出学习的小天地,正
等,为学生提供集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 视挫折,抵制金钱的诱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的法治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校内宣传橱窗、校园 同时,作为监护人,家长要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
广播、校内论坛、学校报刊等宣传平台,微信、微 习,增强自身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以身作则,用
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校园官网、公众号等学生喜 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为孩子
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法律 树立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榜样。可以定期与孩子
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示范创建活动和 共同观看法治节目,探讨生活中的法治话题,增强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 孩子的法律认知和法治意识;当孩子的合法权益
法治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坚定其 受到侵害时,家长要支持并鼓励孩子通过法律途
法治信仰。 径维权,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其次,家
26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