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82

化——也是将其文学化。而我的一些小说                         今,随着现实生活空间范畴的不断拓展,
              之所以呈现出地域上的相关特征,只是我                         人们在时间的绵延中增添了空间的流动,
              体验到的有关生活的文学性呈现、艺术性                         使得文学作品创作和研究也逐渐关注起生

              表达,但因为创作的作品达到了一定数量,                        命在异域和原乡之间流动所体现的人生探
              无形中也在文化意义上对那个地域进行了                         索与自由追寻。那么,您自身在异域和原
              文学化的塑造,或者说是地域精神图景的                         乡之间漫游的情绪记忆在您塑造人物的世

              艺术性再现,这其实跟我们塑造一个人物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提供了什么经验?
              形象是一样的,人物也正是在凸显一定数                              卢一萍 :早在原始时期,人就将自
              量社会群体的心理、思想和情感而逐渐典                         己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反之,我将地域
              型化的。通过我的小说、游记、非虚构作                         视为小说人物自身所携的部分展现。人必

              品,传达给读者一种地域意识,加强他们                         定生活在某个地域里,任何一个地域也只
              的地域感知,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写作目                         有人才会带去文化、创造文明,所以,我
              的,因为这个世界的很多地方,是通过文                         们书写一个地域其实也是在写人,我们写

              学作品对这一地方所蕴蓄的自然美、人性                         人也是在写一个地域。每个人的自身素
              美等努力发掘和开凿中得以传播,从而被                         质、所处环境和理想追求都是复杂性的矛
              一代一代人认识的。                                  盾体,所以我的情感体验其实不是多重的,
                   廖越 :自十七岁入伍去边疆至今,您                     我也只是在以一个普通人来体验它,和其

              所创作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                          他所有人一样。但又不同的是,我是一个
              说,不仅构成您军旅题材的创作脉络,更                         写作者,当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开始写作时,
              是您对这一段驻疆岁月的异域生活表达。                         我体验到的东西通过想象、重构,会产生

              而近日的《少水鱼》,早在 1993 年就已开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主
              始构思,跨越三十年,迄今终于出版,在                         题意蕴,从而变得多重,我的情绪体验在
              此书的创作谈中您提到这样一句话 :“我想                       我的创作中可能表现为写作地域版图的不
              写一部纯南方气质的小说。”这是否是您                         断拓展。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人在何种空

              近年来地域原乡自觉意识的觉醒?在丰富                         间流动,在异域和原乡之间总有一个沟通
              创作之旅中,您身上拥有了边疆骑兵、军                         的桥梁,那就是文学。对一个作家而言,

              旅作家、新南方作家、70 后作家、行走在                       异域也会成为原乡 ;反之,原乡有时候也
              旷野中的作家等一系列标签,这些多重的                         即是异域。
              标签侧面显现出您自身多重的身份体验和                              廖越 :在您的作品中,常涉及个体在
              经历。基于此,您认为多重身份的情感体                         时代洪流、极端环境之间面临的人性考验,

              验,对您在小说题材、意象选择、形象塑                         您在主人公身上似乎寄寓了内涵丰富的象
              造及情节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现                         征意味。《白山》一书中,您以充满揶揄意



              80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