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86

的创作,是否是您对近十年来中国当代写                         在我看来,其实还是属于适量添加了文学
              作的“非虚构写作”潮流的一种“背对”?                        色彩的新闻报道,换句话说,是以自我的
                   卢一萍 :的确,我与其他作家不同的                     认知角度叙述新闻的一种方式。它的力量

              是,我是一个通过非虚构写作来了解这个                         既体现在能对某个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
              异常复杂的时代,并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大                         报道,又涉及在挖掘事件真相时,适当地
              量素材,再进行虚构写作的作家。“燃点”                        增添文学化表达中吸引受众,达到情感的

              这个词说得好!汽车没有燃点就难以驱                          共鸣。的确,我经常把对这种纪实写作当
              动,作家有了创作燃点才有创作冲动。我                         作我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及审视世界的方
              是一个非常喜欢旅行的人。从我离开老家                         式。这类作品,我写了有六七部,写入其
              四川南江县,入伍进疆后,我觉得我至少                         中的近两百人都是以面对面的方式聆听他

              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路上,有好几次均                         们的诉说并记录他们的故事。也因此,他
              可称之为“壮游”,比如 1998 年沿西北边                     们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
              防采风,行程近三万公里 ;2000 年的天山                     合、幸与不幸好像也都成了我的,这使我

              以南的黄金腹地之旅 ;2002 年 9 月到 2003                对人生、对人世、对生活的理解无疑会真
              年 3 月的云南背包旅行,我走了半年……                       切一些,落笔也更深刻一些。非虚构写作
              所以有人称我是一个“行走于旷野的作                          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文体,在进行非虚构
              家”。其他的标签我都不喜欢,但这个标签                        写作时写作者也相应能从其中得到一些功

              我是接受的。波斯有个诗人说过,一个人                         利性的好处。而我的小说创作,更大程度
              如果活九十岁,应该用三十年游历、三十                         上是受益于非虚构写作的,它使我在写小
              年读书、三十年写作。我深以为然。当人                         说时,能尽可能勇敢一些,纯粹一些,无

              面对无限丰富的大自然,面对江河大地,                         畏一些,所以也不能说是“背对”。
              面对高山峻岭,面对行云流水,就不会一                              廖越 :《少水鱼》出版后,有人说您
              味醉心于浅薄的功利,也没有太多心思去                         这些年的创作逆流而行,按文学的意趣,

              蝇营狗苟,人的格局自然会更大些,胸襟                         写出了出人意料的东西。您在《少水鱼》
              也会越来越宽广。但日常生活无须突围,                         从构思、创作到问世的三十年间,出版了
              人永远生活于日常之中。即便是我的那些                         多部作品,完成了包括《激情王国》《我的

             “壮游”,其实也只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或                         绝代佳人》《白山》《少水鱼》在内的“新
              者组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所选择                         寓言四部曲”。这“四部曲”虽出版于不同
              的一种审视他者和自我的生活方式。所以,                        时期,但很多批评家都注意到了其中所体
              我热爱日常生活,也始终秉持着用心生活                         现的先锋性和试验性,并在不同程度上对

              的态度。                                       小说的形式美学和创作技巧展开论析。您
                   非虚构(或者说报告文学)报告文学                      的小说“强调了小说的反讽和象征意味,



              84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