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1期
P. 69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 2023 No.11
术,创设更加直观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 2.科学评价,激发积极性。教师要关注过程性
题,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教学“地 评价,通过对学生具体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意志
貌的观察”时,教师利用“图新地球”软件创设贺兰 品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全方位评定,鼓励学
山地貌观察的教学情境,设计一系列的操作任务: 生积极思考、学会提问,培养问题意识。课堂评价
(1)打开“图新地球”软件,利用经纬度坐标对贺兰 除了常规的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选择学生自我评
山进行定位;(2)点击“编辑”下拉菜单“面”绘制石 价或小组互评等形式,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引导学
嘴山市大武口区洪积扇形状,观察洪积扇地貌的 生总结课堂学习过程。如教学《地貌的观察》时,
总体特征;(3)点击菜单中“测量分析”“提取剖面 教师设计评价量表(见表 2),采取多样化的课堂评
线”选择“绘制线”,生成剖面图,根据剖面图描述 价 方 式 对 项 目 式 学 习 过 程 和 结 果 进 行 评 估 与
洪积扇的地势特征,估算坡度角;(4)观察农耕区 总结。
和聚落分布的位置,讨论这样分布的利弊。学生 表2 “地貌的观察”评价量表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 水平分级
养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水平1——一般;水平2——适中;
水平3——较好
3. 分层构建问题链。(1)设计牵引学生思维发 评价内容
展的问题链。教师要以学生认知现状为基础,根 自我 教师评价、同学互评
(成果展示阶段)
据教学内容,围绕情境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评价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培养问 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地
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教学《地貌的观 貌特征,详细填写地
貌观察记录表
察》一课时,教师遵循学生思维的进阶性,设计贺 积极参与组内讨论
兰山东麓洪积扇地貌观察的四个问题,由“洪积扇 准确完成“图新地
的 形 状 是 怎 样 的 ”到“贺 兰 山 东 麓 洪 积 扇 的 成 球”软件的操作步骤
从多角度详细描述地
因”“农耕区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什么位
貌特征
置”,再到“贺兰山东麓北部洪积扇和中部洪积扇 总结人类活动与自然
农耕区面积有什么差异?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环境之间的关系
境的关系”。(2)设计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开放 清晰流畅表达、阐述
小组活动成果
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
能够合理解释同学及
维,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老师的疑问
4. 自主探究与分工合作相结合。解决不同层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
次的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其中难度 把握以下几点:教师要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目
较低的问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复杂、综合的问题 标,创设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问题式教学情境;教
则由小组合作完成。但在分组探究时要让学生参 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多方面激
与解决问题的所有环节,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全面 发学生质疑兴趣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构
认识地理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 建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
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评估与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N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动态生成,分析讨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
2
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 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020.
疑问,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2]陈丽娟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D].
2
识。如教学“追踪热带气旋——台风”时,学生提 徐州:江苏师范大学,020.
出:既然台风会带来严重的损失,那我们应该如何 作者简介:蔺耐春,银川市第九中学,硕士研究生,二级教
“
应对呢?”对此,教师增设了一个开放性活动“根据 师。毛忠义,银川市第九中学,大学本科,高级教师。
【责任编校 若 水】
对台风危害性的充分了解,设计应对台风的计划”。
67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