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1期
P. 68
课 堂 课 程 《宁夏教育》 2023 No.11
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蔺耐春 毛忠义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文章根据学生问题
意识培养的现状,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地貌的观察等教学实践案例,为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
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3)11-0066-02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疑问的心理 由组合,分6组分别完成该子项目的所有探究任务。
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学生不断发现和探究问题, 二、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
形成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 问题式教学是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以问题
现,当下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存 链整合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一些问题: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提问动力;学生 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全新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
产生质疑时,教师缺乏适当的引导以鼓励学生的 过程中渗透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一种教学方
创新性表现;课堂教学设计缺乏体现地理学科特 式。教师要积极创设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问题式
色的问题式教学情境。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 教学情境,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 1. 精选地理情境素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要以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为基础,精选合适、
地理学科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复杂情 有趣、学生熟悉的情境,并渗透地理知识。如教学
境中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教师选择了学生熟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基于真实情 悉的乡土地理资料,结合影视作品《山海情》设计
境的探究活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面向所有学生, “闵宁镇双孢菇产业发展”的教学情境。整个教学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 情境的设计渗透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出疑问并进行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活 2. 丰富情境呈现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动方案并全员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其创新思维能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探究内容,如数据表格、图
力。如教学“地貌的观察”时,教师设计以“如何进 片、视频等,并向学生展示存疑知识点。同时,教
行地貌的观察,探究地貌特征同人类活动的关 师要教给学生从素材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引导学
系”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根据主题,由学生自主 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情境
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探究的子项目(见表1),学生自 中地理现象的感知,可以运用信息可视化的 GIS技
表1 “地貌的观察”子项目设计
如何进行地貌的观察,探究地貌特征同人类活动的关系
主 题
组别 子项目任务
1 1.洪积扇形状是怎样的?
2.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成因。
子项目1:贺兰山东 2 3.农耕区和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什么位置?
麓洪积扇地貌观察
4. 贺兰山东麓北部洪积扇和中部洪积扇农耕区面积有什么差异?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3 境的关系。
4 1.贺兰山有多高?相对高度是多少?
子项目2:贺兰山山 5 2.贺兰山坡度陡缓?该地公路为什么修建成“之”字形?
地地貌观察 3.贺兰山东、西坡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6 4.贺兰山对银川平原起什么作用?
66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