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宁夏教育》2023年第1-2期
P. 42
师 资 队 伍 《宁夏教育》2023 NO.01-02
在中小学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实践探索
刘历红 薛海林
摘要:在中小学培养学术型教师,要想方设法促使教师转变思想认识,消除畏难心理;要基于日常工作,立足
课堂,切实解决教学问题;要创建学术训练与展示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多措并举,一以贯之,才能
促使教师走上研究道路,成长为学术型教师。
关键词:中小学;学术型教师;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50(2023)01-0040-02
塑造着教师、塑造着精彩的课堂。好的教学本身就
中国教育已进入新时代,学校教育唯有主动、 性或性能。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课
积极的变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 堂,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
的对象是学生,其生命成长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其情境瞬息万变,充满着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创造
再加上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在面对不同学生时也 性地应对,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保障教
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更 学顺利进行。由此可知,学术型教师是指立足课
高的要求,学校越来越需要学术型教师。 堂教学实践,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教育
一、学术型教师的概念与内涵 教学规律,且经学科化论证,形成系统而专门的知
1990年,美国学者博耶重构了学术体系,将学 识,具有鲜明探究性和创造性特征的一类教师。
术分为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 二、学术型教师的主要培养策略
学的学术四种类型。该观点扩展了学术的内涵,意 在中小学培养学术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消
味着科研不仅是发现新知识、扩展知识边界,还包 除教师对学术的畏惧心理,引导教师研究教学问
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加以整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 题,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帮助教师有效解决教育
实际问题。对学术型教师而言,意味着既要传授知 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领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成为
识,还要潜移默化地培养未来的学术人才。这要求 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成为学术型教师。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不断地研究、 1.研究课堂教学,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研究就
追踪本领域的学术前沿,能够在教学中传承学术精 是解决问题,但研究是个系统工作,涉及多个层级,研
神。而好的教学建立在教师的研究能力之上,研究 究成果的影响力决定着其所在的层级。对中小学教
师而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当教
具有与其他一切形式的科学研究共同的特质,即富 师的问题能得到解决,使课堂教学从充满疑惑走向平
于专业性,充满创造性。而教学对于教师,是一项 稳顺利,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是影响力较小。当
充满挑战性的终身的研究课题,因为教学本身就是 这个成果还能解决备课组内或校内其他学科教师的
一种复杂多变、永无止境、充满魅力的研究。所以 问题时,成果的影响力就扩大了,只是尚处于经验层
研究与教学是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学 面,因为无须转化成文字,只需通过口头介绍与课堂
术型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观察就能交流经验。当成果经过转化,以教学案例、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 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形式输出并能解决
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而“学问”则指正确反映客 更多同行的问题时,影响力就随之扩大,研究价值也
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学术”的中文含义起源于治 进一步提高。当对课堂乃至教育领域的问题有了自
国之术的学习,可泛化为对方法进行学习之意;英 己的独立判断或教育主张,形成专门系统的研究成
文起源于Academia一词,泛指系统的、专门的知识 果,并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公开发表,在理论与实践
积累。“型”是指因具有某个特征而产生的类别,它 层面能解决更多人的教育教学问题时,研究就达到了
和“性”是有区别的,“性”是指事物的某种性质、特 很高的层级,即学术的层级。引导教师立足课堂做研
40 NINGXIA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