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80
呈现出一种流畅的动态感,仿佛是笔在纸 化来营造气势和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上自由地飞舞,气势连绵不断。“势”,是 了明清行草书的影响。其次,当代书家对
一种具有指向性的迹化运动趋势。例如在 于大字行草书创作的启示也有极大的积极
书写长篇行草作品时,书家会通过笔画的 影响,明代后期大字艺术逐渐兴盛,这与
牵丝引带、字的形态呼应以及行的走势安 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有关。大字行
排,让作品从开头到结尾形成一个有机的 草书在展览中能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
整体,观众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作品中蕴 果,打破了传统秀美手卷的审美范式。学
含的强大气势和生命力。明清时期的书家 者陈鑫曾说,多数的大字行草书作品在抵
们个性鲜明,其行草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 近观摩时会发现作品空洞无神、笔法粗糙,
风格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当代“尚势” 这似乎是当代很多大字行草书作品的“通
书风也鼓励书家展现个性,追求独特的艺 病”。当代“尚势”书风中也常见大字作品,
术风格和气势表达。书家们不再满足于模 明清大字行草书的创作经验为当代书法家
仿前人,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 在大字书写的笔法、结构和章法布局等方
自身的生活体验、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面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拓展书法的表现形
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这种独特的 式和艺术空间。
风格和个性化的气势表达,使当代书法作 (二)如何反思
品更加丰富多彩,也更能反映出当代社会 首先,当代人过度学习明清行草书巨
的多元性和书家们的创新精神。 轴作品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对于传统法度的
坚守与偏离?明清行草书在追求个性和创
三、明清行草书对于当代“尚势”书 新的过程中,部分书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
风的反思与疑问 上偏离了传统的书法法度。虽然他们的创
作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但对于当代“尚
(一)有何影响 势”书风而言,如何在创新的同时坚守传
首先,在技法借鉴与创新方面,明清 统的法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书法创
行草书在笔法、墨法、章法等方面有着独 作中切勿盲目跟风,宋代苏轼在《论书》
特的探索和创新,为当代“尚势”书风提 中提道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
供了丰富的技法借鉴。例如王铎善用“涨 践古人,是一快也。”一些当代书法家过于
墨”,使作品的墨色变化丰富,增强了视觉 追求形式上的“势”,而忽视了书法的基本
冲击力 ;倪元璐将渴笔与浓墨相结合,形 技法和规范,导致作品缺乏内在的艺术底
成强烈对比,这种大胆的用墨手法启发了 蕴。然后在作品的艺术内涵与形式之间如
当代书法家在墨法上的创新尝试。当代“尚 何达到平衡?明清行草书的发展与当时的
势”书风中常见的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 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其作品中蕴含着
78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