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36

把小说献给那些心怀期许的人们。他触碰                         升华在父亲那不厌其烦的追问中 :“知道
              到了善并不断发掘了善的概念,引入了中                         你在吃饭吗?知道你正在睡觉吗?……”
              国传统对于善的广博内涵,并将这种创作                         日日被包围在熙熙攘攘中的我们究竟知不

              观念引入短篇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刻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于是,“今天,我突
              画,甚至语言风格的塑造过程中,赋予小                         然发现父亲问得还是有点道理,我们真的
              说中的虚构人物感受善的能力,读者群体                         是不知道自己正在写作业,正在看风景,

              有机会借此体验到善,进而形成善的循环。                        正在睡觉,正在吃饭,正在撒尿,甚至正
                                                         在死亡。一点都不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危
                  二、对话与传递                                险的事情。”带着这样的追问,父亲选择
                                                         了自我放逐。《水随天去》更像是一则哲

                  故事是小说文本的内核,灵动、飘逸                       学寓言。父亲在人生中途慢慢认清自己是
              的精神是牵动叙述的灵魂。郭文斌总能够                         怎样一个人,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他知
              以一种平静、老实的“拙态”扎实地描述                         道自己即便逃离现有的人生,也会坠入另

              生活的基本价值,显示其朴素而强悍的叙                         一种相似性之中,带着这种对生活必然性
              述力量。这种“拙态”很大程度上淡化了                         的认知,他如同先知一般提前洞悉了“生
              技术和叙述策略,实则蕴藏着强大的伦理                         命”的内在矛盾。父亲之所以没有被琐碎
              力量和结构张力,摆脱了具体的现实主义                         的日常生活所击垮,也没有被庸常所淹没,

              叙述的压力,虚构、升华出隐喻或寓言,                         而是选择了以自我放逐的方式,依然固执
              真正超越了现实。                                   地、短暂地存活于世。这种追问的背后留
                 《水随天去》是郭文斌写作中较为特                        有巨大的意义空缺,但这种生活骤然到来

              别的作品,这篇小说只有平淡的叙述,却                         的“暂停”给普通人留下了停下来、喘口
              呈现出一种深奥的哲思。小说没有很强的                         气的悬停。郭文斌没有在小说中做出回答,
              故事情节,只是将父亲水上行一系列让人                         仅仅是让大多数的普通人暂时停顿,默默

              费解的生活细节串联起来,以此推动情节                         地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悬停的空间。因为生
              的发展。“现在,我终于可以认定,事情                         命的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确定的,试图
              恰恰是从那时开始的,尽管当时看来,那                         引起人们不断思考这一永恒话题才是作者

              是一个不错的兆头。”开头简洁明了却设                         最终希冀的。当读者从郭文斌的小说世界
              置一个悬念。接下来,从父亲扫地时的念                         里抽离出来时,会忽然发现自己观看世界
              念有词:“灵鬼摆尾,扫其行迹,行迹虽扫,                       的方式、感受和想象世界的方式发生了一
              又落扫迹。”到父亲对咸菜的态度,再到                         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会深切地意识到,

              午睡的习惯,一个特立独行的父亲形象鲜                         人的存在与否并非取决于其现实身份或经
              明起来。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行为最后都                         历,而是体验世界的方式如何独特。



              34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