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14

文学艺术的“偏见”与“个性”




                                 ——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谈起





                                                                                     ◎贺  彬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成书于                       见,就等于没有文学上的趣味”(刘若愚

              1961 年。钱锺书认为这是一本“文笔之雅、                     语)。尽管偏见伤人,个性刺人,但有偏见
              识力之定,迥异点鬼簿、户口册之伦,足                         总比没偏见要强得多,有个性总比没个性
              以开拓心胸,澡雪精神,不特名世,亦必                         要好得多。
              传世”的经典之作。夏志清具有深厚的国

              学与西学修养,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辛辣                                            一
              的文学眼光撰写一本小说史自然是不在话
              下,他的书史料翔实,叙议结合,引经据典,                            1917 年 1 月、2 月,胡适、陈独秀分

              旁证博引,“偏见”和“个性”十足,可读                        别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
              性非常强。                                      和《文学革命论》让两人声名大噪。陈独
                  阅读大量文学史书籍久了,会有一个                       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打
              直观浅显的粗浅感受,那就是叙述内容平                         倒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在当

              平,观点分析平平,好像作者是在一种非                         时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条件下,他用这种主
              常理性的轨迹内按照某种特定的旨意在按                         张来反对封建的文学,努力使文学从“文
              部就班地行文,生怕出什么娄子似的。夏                         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工具,变为“改

              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有别于其他                         造社会,革新思想”的武器。这本身,不
              不同文学史的,他的小说史充分体现了一                         能不说是文学上的一个重大革命。夏志清
              种感时忧国的精神,写得非常有“偏见”、                        则认为“陈独秀把整个中国文学传统,做

              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分析与思考,似                        一个简短的、流水账式的交代,说中国
              乎有些“另类”。“一个批评家如果没有偏                        文学一向是操纵在迂腐而晦涩的贵族文学



              12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