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11

“生活场”的建构与“我在”的写作











                                                                                     ◎傅逸尘




                  一、当下作家的焦虑                              要源于作家不在“生活场”中,或者说根

                                                         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场”。当然,也
                  当下作家似乎存在着普遍的焦虑。对                       有积淀不够、思想单薄,没有新的可依托
              时代的认知,包括写作素材的积淀,远远                         的文学语言与形式等诸多问题。过去讲厚
              落后于生活的发展。这当然不是现实生活                         积薄发,当下恰好相反,没积多少就急于

              缺乏可写性,恰恰相反,进入新时代,中                         发,急于出成果,得成绩,至于质量如何,
              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整体呈跨越式                         是否可持续发展就顾及不了那么多了。
              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所取得的里程                              文学是用故事和人物表达现实中人的

              碑成就更是举世瞩目,工业水平突飞猛进、                        存在、人性的多样性与深度,给读者以情
              产业链齐全更是举世无双。这样伟大的现                         感的温度与心灵的慰藉。许多作品都企图
              实理应有“史诗”式的作品呈现,描绘出                         呈现一个解决了某种困境的结局,也就是
              卷帙浩繁、壮阔雄浑的“人民史诗”画卷,                        用自己的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的困境,这

              甚至推动和激励着人民在创造中奋力前行。                        显然是一种对文学的徒劳的“误读”。在我
                  然而文学的现状却是,距离真正意义                       看来,消解作家普遍焦虑的最好办法,是
              上的“人民史诗”的差距很大。反观 20 世                      去努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

              纪 80 年代的文学,表现彼时生活的作品有                      活场”,而且需要长久坚持,无法速成。
              如潮水般激荡澎湃,作家们对历史、现实
              与人生、存在的思考亦似火山爆发般喷薄                              二、“生活场”的建构

              汹涌,各种思潮一浪高过一浪。比较而言,
              当下作家的焦虑,原因有很多,我以为主                              何谓“生活场”?这是我使用的关于



                                                                          2025 年第 2 期 文艺观潮    0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