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10
考的新现象、新问题。只有从各个角度把 文学可以深入纷繁复杂的生活及其不同侧
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经验,我们才能书 面,不断发现新的经验、新的矛盾与新的
写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新史诗。这也是我 现象,并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为
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要性与价值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经验的基础和
所在。传统中国文化建基于传统中国的生 美学的向度。
产力水平、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之上,经 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文学的意义不
过近两个世纪的艰难探索,在我们进入新 仅在于文学,也在于以文学的敏感与先锋
时代之后,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社会结 性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发现新时代山乡巨
构由“家—国”转变为“人民—国家”,生 变蕴含的深刻意涵,并在构建新的中国文
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必然要求在新的经 化中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
济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中国文化。这种新的 鲁迅等新文学的开创者在他们那个时代所
中国文化必然与传统中国文化不同,但又 起到的作用,我们在今天应该继承他们的
是在传统中国文化根基上生长出来的,也 传统与精神,在对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书写
必然与现代西方文化不同,而有着中国人 中凝聚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凝聚我们这
独有的底蕴、胸襟与情怀。只有构建出这 个时代的美学、凝聚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种新的中国文化,现代中国人才能摆脱在 (原载《文艺报》2024年6月5日)
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之
间的挣扎彷徨,才能真正实现安身立命。 李云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国现代文
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
目前这种新的中国文化尚处于理论构建阶 会委员、《小说选刊》副主编。著有评论集《重申
段,这就为新时代文学的探索提供了丰富 新文学的理想》《新时代文学与中国故事》等多
部。曾获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新人奖、2008 年
的空间。与理论建构需要缜密的思考、理 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
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诗
性的分析不同,文学创作与活泼流动的生
刊》2020 年度陈子昂青年批评家奖、“啄木鸟杯”
活、鲜活的经验与个人的直觉贴得更近, 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等。
08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