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52
气象,传递新讯息,承载新内涵,成为新 象尽,象以言著。”王弼将“言”“象”“意”
意象! 之间的有机关联很明确地讲了出来。如果
古典诗歌到底给新诗歌能提供什么样 我们对中国文化中这几个概念做一个转
的养料和范式,让新诗歌在一个更具中国 换,应该是这样的 :“象”就是诗歌表达
特色和世界高度的层面上走向繁荣?我们 所面对的“现象世界”,“言”就是诗歌本
不敢说安奇在完成着这样的一个“壮举”, 身,“意”就是诗歌表达的意义世界。“言”
但作为一个诗人,安奇诗歌创作上的这样 是对现象世界的呈现,即“象”是“言”
自觉与担当,是应该被当前的诗坛重视的。 的呈现形态,“意”是“象”承载的内容。
安奇诗歌创作古典化,在语言上有一 我们梳理到此,就可以冒昧地得出 :安奇
个鲜明的特点 :庄重。 诗歌语言的庄重特点,就是其诗歌语言对
要探索安奇诗歌语言上庄重的特点, “象”的捕捉和对意象世界的艺术构筑。
需要在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传统上进行溯 安奇诗歌在对“象”的捕捉与把握上,
源。《周易·系辞上》:“子曰 :‘书不尽言, 前文已说明 :对自然物象情有独钟。对自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然物象的捕捉和把握,用自然物象的特点
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成就诗歌语言的庄重,就是安奇诗歌语言
系辞焉以尽其言……’”现代诗歌语言与中 庄重品质的秘密。以诗《乡关》为例 :“乡
国古典言语传统的关联,最早的文献记载 关何处? / 一个古老的命题,/ 白云之外 /
可以追溯于此。书不尽言作为诗歌表达的 浪迹天涯的人,/ 回想起檐头燕子和飘落枣
传统,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诗歌发展的 花 / 麦浪涌起的涛声在远去中逐渐破碎支
基因,成就着诗歌的含蓄蕴藉的品质。要 离 / 梦中醒来,月照荒城,听飞鸿两三声 /
讲诗歌语言庄重的特点,这应该是其最具 距离喧嚣人间越远,乡关,旋律破碎为光
内涵的一个方面。而言不尽意就自然成为 影 / 当晨光从云间一箭穿过,麦子已经收
诗歌语言表达上的自然样态 :思想与情感 割,田野空空”。《乡关》里如果没有白云、
远比人们说出来的要丰富得多。这不是诗 月照、飞鸿、晨光这几个自然意象的存在,
歌在语言表达上故弄玄虚,也不是语言表 诗歌的意蕴结构就会变得简单,缺乏宏阔
达本身的局限所致,本质上来讲,言不尽 的气质。这些自然物的出现,让《乡关》
意是诗歌发展对意义世界的一种尊重,是 里带有人文痕迹的“檐头燕子”“枣花”“麦
诗歌所表达现实的真实世界。 浪”等物象存在于一个更宏阔的世界中,
《周易略例·明象》讲 :“夫象者,出 从而获得庄重的品质。这种通过自然意象
意者也 ;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与人文意象的叠合,让诗歌结构上自然生
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 成一种极具古典的气象来。元人汤采真说:
象 ;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 “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
50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