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47
杨森翔诗词读札
◎何明书
说到当代诗家,我首先想到并十分佩 算子·春讯》(1965 年早春吴忠中学班会):
服的就是我北京师大的同窗好友杨森翔。 “雨雪自天涯,春讯先期报。欲问此行去何
在杨森翔的著作中,诗词占有重要地位。 边?梅眼盈盈笑。 独自凌寒开,冰骨
他迄今写诗千余首,已出版诗集两部。一 铮铮俏。迈步先行赶上春,迎迓群芳到。”
是《半山云木半山虹》,收诗四百首,另一 说是班会,并未直写班会内容,而是借寒
部《杨森翔诗文选集》,又选录其诗精华 梅报春,“迎迓群芳”,间接表达班会主题。
三百六十首。这些诗词虽系业余创作,但 又如《卜算子·梦琴》(1970 年春节北师
也是用心血在浇铸,以才华来编织,终生 大):“昨夜梦琴声,花动惊鸿影。乍吐珠
不辍。正如他所说“文章是我心”“诗书忘 光弄玉弦,夜静人难静。 舞蹈又歌吟,
苦辛”。作家高耀山如此评论,这“不仅 一曲风波定。共话年时旧燕子,最念烟霞
仅是兴趣爱好”,而是“当作人生的修行, 景。”结构谨严,文采斐然,足见其功力。
不断充实和升华自己——诗词立言,担当 2016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时,杨森翔还特意
社会”。 将大学期间这首得意之作印在封面上,以
如果说,波澜壮阔的时代和复杂曲折 示珍爱和纪念。大学时,他与班上同学还
的经历,杨森翔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源 有不少诗词唱和和作品交流。有一事最令
泉和丰富给养,那么学生时代就开始的积 我感动和难忘 :大学毕业前夕,他将董安
极尝试,则是他创作热情的最初迸发。两 莹、我和他自己的诗词编成三人合集,并
部诗集共收录这一时期的诗作约九十首, 亲自用毛笔抄写三份,装订成册,送给我
大学期间就达八十六首。难怪他在诗里也 们。对这本合集及其深厚情谊,我十分珍
不无自豪地吟到“少年豪气动高歌”。如《卜 惜,保存至今,作为永恒的纪念。
45
2024 年第 1 期 文学评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