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54

不断被经典化的《凤凰琴》











                                                                                     ◎徐福伟




                 《小说月报·大字版》有个《经典再读》                      学》1992 年第 5 期,《小说月报》1992 年

              专栏,每期选载一篇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                         第 8 期选载并荣获第五届《小说月报》“百
              典小说。这些小说我以前零散读过。为了                         花奖”,2010 年被《小说月报》编选入《小
              做好这个栏目,这次我又进行了系统阅                          说月报三十年》这一小说经典选本。时隔
              读,同一小说,距离上次阅读,有的时隔                         三十年后,《小说月报·大字版》又将其

              多年,有的甚至二十多年。在经历了职业                         选入《经典再读》栏目。从这个意义上而
              小说阅读工作的锤炼之后,我对小说的审                         言,《小说月报》参与并见证了《凤凰琴》
              美要求明显提高了,并且对大量题材同质                         不断被经典化的过程,不能不说《小说月

              化、情感平淡化的作品深恶痛绝,有时甚                         报》与刘醒龙、与《凤凰琴》有着极深的
              至阅读得有点反胃 ;但当我重新阅读这些                        缘分。《小说月报》最先选载刘醒龙的小说
              经典小说时,仍然会带给我强烈的情感冲                         是 1989 年第 3 期的《十八婶》,1993 年第
              击力,仍然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小说的叙事                         4 期选载了《秋风醉了》,1996 年第 3 期选

              时空中,仍然会被人物的命运所感动,仍                         载了《分享艰难》,等等。可以说,除了长
              然会被温暖的细节所触动。虽然我反复告                         篇小说,刘醒龙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都曾
              诫自己 :注意,不要被带入进去,这是圈                        被《小说月报》选载过。

              套,要保持理性的阅读,但是在这些经典                              这促使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经典
              小说面前,我对自己的告诫往往是徒劳的,                        小说为何能够永流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
              我所依持的职业素养也是无效的。这些经                         读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享受阅读所带来

              典小说中就有刘醒龙的《凤凰琴》。                           的有效情感慰藉,这是因为故事情节吗?
                   刘醒龙的《凤凰琴》首发于《青年文                      是因为人物形象吗?是因为哲思内涵吗?



              52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