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90

读书计划,或者写作的大致方向,然后根                         的女人,总喜欢对镜自照。读着自己的文
              据计划和想法确定读书的范围。只有在读                         章,我也有一种美的享受。自古道 :“文无
              书的过程中心中才能更加清楚自己不甚明                         定法。”多读好文章,功到自然成。作为研

              了的地方,或者感触很深的地方,这里就                         究生,首先得读一读导师的文章,一个连
              有切入点可寻 ;别人经常讨论最多的问题                        导师的文章都没有仔细阅读的学生是不配
              是什么,你有没有发现别人的破绽和漏洞,                        做研究生的。我认真阅读过周永健先生的

              这里也有切入点 ;或者哪些内容别人没有                        文章,我对导师的崇敬皆源于此。如果研
              关注,很少有人讨论,这里都可以找到切                         究生读了导师的文章产生一种“虽不能至,
              入点。最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兴趣,兴趣                         心向往之”的认同,这才是符合师道的事
              是最好的老师。                                    情。当然天下的好文章有的是,大家可以

                  一篇好的论文总是要有明确的问题意                       广泛搜罗,精挑细选。以上主要是针对论
              识。我从 2014 年就萌生了想写一篇宋人尚                     文中的技术问题来谈的。
              意的文章,大家会问,宋人尚意,书法圈                              书法研究生论文还涉及文化的问题。

              里的人哪个不知道?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                         书法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很
              话题。但我发现谈尚意的人大都有一个通                         多人把书法看作技艺,而未能深入思考
              病,就是局限在书法领域来谈尚意。这是                         一点一画背后所蕴含的书法审美思想。中
              我反对的,我发现学术界目前研究宋人尚                         国书法史上的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是硕学大

              意存在问题。最早我脑子里定的题目是《宋                        儒,他们对天地宇宙、人物百科皆有关照,
              尚意新论》,六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动笔。一                        各个门类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切割的整
              个月前我决定把它写出来。我把以前积攒                         体。陈寅恪认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

              的资料拿出来,仔细阅读,又找到近几年                         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何以造
              发表的论文看了看。我最终把题目定为《苏                        极?就在于宋人打通千门万户,相互融合,
              轼尚意与宋学精神》。文章写了两个星期才                        将学问做大做强。刘熙载说 :“一代之书,

              大体完成。主要是在具体内容和资料的选                         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如果就书法
              择上耗费了不少时间。俗话讲 :“细工出慢                       论书法,不去了解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
              活。”急躁写不了文章,时时努力,心态                         巨人,我们只能成为井底之蛙。刘熙载评

              放平,顺其自然。我对自己的这篇论文比                         价杜甫诗时说:“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
              较有信心。我每天写完自己品味一番,就                         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 ;涵茹到人所不
              像一个喜欢烹饪的厨师一样,他不仅喜欢                         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做菜,更喜欢品菜。《中庸》曰 :“人莫不                       研究生同学在学问面前要力求高、大、深,

              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人每天离不开                         学习前贤吐弃人所不能吐弃,涵茹人所不
              饭菜,但很少有人知道饭菜的滋味。爱美                         能涵茹,曲折人所不能曲折。志存高远,



              88   朔方评论     文艺评论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