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朔方评论》2025年第2期电子刊
P. 57
大小,没有人更懂得尊老爱幼”,诗人悲哀 “诗人在娘胎里比人沉重 / 因为诗人怀揣世
地想到,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被社会 界呱呱坠地”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曹兵,再
淘汰的一天,可是生活还将继续,到何处 恰当不过。
去求生,那时将是无处告别的悲哀,更是
何去何从的迷茫。 二、风雨中的麦地岔
功夫在诗外。在外打工,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辛酸和艰辛,曹兵另辟蹊径,不从 陈先发说 :“诗需要偏僻而坚守的土
正面描写,那样容易落入俗套,他从反面 壤。”许多诗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发现这块
来描写,更显张力。如何才能挺起腰杆有 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而曹兵找到了,正
尊严地活着?透过都市的有色眼镜,农民 是麦地岔,他发现了其中蕴藏的诗意,作
工面对的总是冷淡、嫌弃,居高临下的眼 为出生地的麦地岔是贫穷的,但对于诗歌
光。这受压抑的尊严感何以获得?《小幸 创作而言却是生活的富矿,让他写出极具
福》中写两个加班到天黑的农民工,却不 质感和烟火气息的作品,触动了更多读者
感到比别人更累,不是因为挣到加班费, 的痛点,更接近当下人们的生命体验。
而是看到了老板的亲戚语调温柔的求助, 曹兵以麦地岔为舞台背景,浓缩了对
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严,“一想到这 乡土中国的诗性认识。他在《麦香》里写
里,他们笑了很久 / 以命换钱的人,第一 出了“用麦垛撑起麦地岔的名字”这样的
次无视了钱 / 弯了半辈子的腰,悄悄 / 直 神来之笔。他的笔下,金句迭出,如“我
了起来”。 一直以活着的方式,在梦里掘金”(《活
人们常说“酒后吐真言”,“酒入愁肠, 着》),“村庄卧在宣纸上,红灯笼在天空中
化作相思泪”。曹兵写民工散工后在一地鸡 晃荡。”(《新年》),“云层瓜分着阳光的地
毛的铁皮屋里喝酒,不分老幼,借酒精的 盘”(《平安帖》),“在时间的窄门里 / 我厌
麻醉,摒弃了往日的不愉快,在异乡的夜 恶活着的自己,我迷恋活着的你们”(《时
空下,他们直到醉倒,也没有提到远方的 间的窄门》),“把屋顶的炊烟扶直”(《等》)。
家,诗人只以一个揭示性的题目《我们都 麦地岔种的主要是玉米。诗集中写
是有病的人》写出民工集体的“无悲伤”。 玉米的诗句有三十多处,却处处各显风
与《无处告别》同一题材的《无悲伤》写 采,并不重复,就如收玉米这寻常的生活
又一工友离去,两个人默默地一起抽了最 场景,也让他演绎出无比动人的诗句,如
后一次烟,“再过几天,我甚至记不起 / 他 “现在,我站在浩荡的玉米林前 / 它们还有
的样子 / 一生中,会遇到多少个这样的人 / 未失去的生命”(《时间》),“没有收割的玉
无端走失”,那种怅然若失,像一把刀子扎 米,枯叶高举着旗,宣告死亡”(《中年大
进了我们的心里。耶麦在《一日》里写道: 雨》)。“我可以放牧白云,给天空编一枚草
2025 年第 2 期 西海固文学评论小辑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