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朔方评论》2024年第1期电子刊
P. 15
邹世奇小说中的女性意志现象观察
◎赵 娜
南京作家邹世奇的短篇小说集《牧马 一、“我想”“我能”“我是”
河之夏》于 2022 年出版,2022 年获南京
市金陵文学奖优秀奖,2023 年获江苏省紫 基于胡塞尔的意志现象学理论,一个
金山文学奖。这是一本知识分子女作家的 人的自我确认,大概要经历“我想”“我
女性成长反思小说集,收入了 11 篇短篇小 能”“我是”的精神和实践历程。“我想”,
说。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文学常常 可说是“我想要”“我想象”“我幻想”“我
以水的气质见长。与南京作家多从江苏省 理想”“我思想”等,大概属于一个人的本
各个地区汇聚到南京不同,邹世奇从陕西 能需要、愿望想象的领域。“我能”,相对
汉中到南京生活,从秦岭南麓的长江支流 更加清晰,“我能行”“我可以”“我行动”等,
汉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她的文本中, “我能”体现的是一个人明确的意志,在胡
有一种如水的女性气质,在水的延展中顽 塞尔的意志现象学理论里,意志的基本特
强地流动、深化。小说集塑造了从小镇、 征就是通过实践能达到,具有创造性、决
县城到省城大都市的人物群像,最突出的 断性和行动性的基本特征。“我是”,基本
是女性形象。那些女孩子的愿望、意志、 可以理解为“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我
人格,呈现在一个虚构空间的现代社会中, 是还是不是”“我能够成为什么样的”,基
成为现实的影像,因其鲜活的情感、疼痛 本属于人格自我确认的范围,是一个不断
的挣扎、意志的坚定、人格的探寻,而呈 反思发展的过程。
现出 21 世纪新女性形象意志世界的丰富 小说的核心是人物,无论用什么写作
性,触及到女性自我确认、自我奋斗、自 手法,人物塑造都是重要的。什么是人物
我实现的身心历程。 塑造的核心?是性格的典型吗?是脸谱化
2024 年第 1 期 创作探析 13